以鄭成功的實力不說實行大一統,至少割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有皇帝不做去當王爺,這是什麼操作?
當然,鄭成功在人前肯定是要做一做樣子的。不然傳到御史言官的耳朵里參他一本確實是有些難辦。
“這是知府裴遠山親筆寫的投降書,請殿下過目。”
薛祿將裴遠山剛剛寫的手書恭敬的雙手捧到鄭成功的面前。
鄭成功取來展開看,上面的墨跡還沒用完全乾,應該是剛剛寫罷的。
他看的很仔細,投降書的內容也很詳實,可謂是誠意十足了。
鄭成功咳嗽一聲道:“城中兵馬可都出城了,命他們全部出城受降。”
薛祿連聲道:“殿下請放心,這點道理我還是明白的,等到城中兵馬全部出城受降,殿下命人檢驗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薛祿的意思很明顯,反正我是把小命交到你手上了,具體怎麼辦你看着辦。
他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鄭成功心裡就踏實了不少。
即便韃子要詐降也不是這麼個詐降法吧?
只能說他運氣不錯,遇到了一個慫包沒卵子的軟蛋。
這貨連抵抗一下的勇氣都沒有,直接就舉部投降。
當然這對明軍來說是再好不過了。
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蘇州,明軍便有更充足的體力去打淮安、徐州。
對鄭成功個人而言這同樣是個不錯的結果。陛下命他參與到進攻蘇松、常州的戰鬥中,至少他得有所表現,不能完全落於人后吧?
拿下蘇州鄭成功可謂是吃下一顆定心丸,即便常州、松江是別人拿下來的,鄭成功也能夠接受了。
聖天子英明神武命大軍先去攻打揚州、蘇松。
現在看來這是再正確不過了。
因為這些地方富庶而且兵力較少,攻取的性價比很高。
而徐州、淮安清兵較多,且沒有蘇松、揚州富庶。攻打的性價比就沒有那麼高了。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
打下這些地方后明軍的財力可以得到很大的補充,如此一來接下來攻打徐州、淮安便是水到渠成了。
一切準備工作做足后,鄭成功在親衛的簇擁下進入了蘇州城中。
對蘇州鄭成功並不陌生,當初他在南京國子監做監生的時候喜歡去江南各處遊歷。
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杭州和蘇州。
這也正常,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嘛。
像這等人間仙境,無數文人騷客流連忘返。
鄭成功當時少年心性喜愛蘇州再正常不過了。
只是時過境遷,再次回到蘇州城中鄭成功的心境已是大變。
滿目瘡痍,物是人非。
雖然現在的蘇州城也還算繁華,但鄭成功總覺得和十幾年前相比少了一些東西。
或許少的就是靈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