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覺得可以跟着耿繼茂撈些油水喝,卻不料竟然陷入了泥潭之中。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一隻腳已經陷入了泥潭,能否抽身而出全看他自己。
如果他想還是能夠保個全身而退的。
畢竟有耿繼茂和尚可喜跟明軍糾纏,不會有人刻意注意到他。
趁着亂局逃走不失為一條良策。
但是施琅顯然還沒有下定決心,或者說他還不甘心。
在耿繼茂和尚可喜顯露出徹底的敗局之前施琅還想再掙扎一下。
人若是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誰說他們一定會輸,明軍一定能贏的?
在分出勝負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仗是打出來的,不是預測出來的。
所以,施琅決定再等等看。
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施琅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他象徵性的派出一些軍隊配合耿繼茂抵抗明軍的衝鋒。
他很顯然他不打算把全部的兵力搭上。自始至終他的嫡系軍隊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如果有什麼變數,施琅可以確保在第一時間就能跑路。
不得不說明軍的騎兵衝鋒給施琅一種水銀瀉地,神擋殺神的感覺。
這種無敵的氣勢讓他覺得自己很是渺小。
或許是施琅過於執着於海戰,當他看到這種從未見過的啟稟衝鋒時,一時竟然痴了。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了這衝鋒是來自於對手,如果明軍繼續這個勢頭下去,倒霉的只能是他。
施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
頂住一定要頂住啊。
不得不說重步兵對上騎兵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的劣勢。
陣型優勢讓清兵們在面對騎兵強大的衝擊力時有了一戰之力的底氣。
但明軍也不是省油的燈。
清兵有長矛,他們也有!
而且他們的馬匹也是周身包裹了鎧甲的,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懼清兵的長矛陣。
眼瞅着明軍毫無顧忌的衝鋒上前,施琅整個人都傻了。
這簡直就是把整個身體拋出去啊。
難道明軍真的個個都不怕死?
這都是什麼神仙啊。
施琅只覺得這一切都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認知。天底下怎麼可能有這麼可怕的人物。
怪不得當年洪承疇圍剿西南而不得。
有闖營、西營的這些老兵在,便是八旗兵親自來也不一定能夠佔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