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吳三桂本身是比較擔心貴州能否守住的。
拿下貴州很容易,畢竟趙良棟這個土雞瓦狗甚至不做抵抗就直接跑路。
吳三桂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貴州拿下。
可如今整個南邊的形勢顯而易見,明軍幾乎統一了南方,甚至連兩廣福建最近都被收復。
如此一來貴州、雲南就顯得很是扎眼。
吳三桂的實力雖然比尚可喜、耿繼茂強,但真要是和明軍打起來也是沒有什麼必勝的把握的。
畢竟明軍現在的戰兵數十萬,又有整個江南地區做支撐。論士氣雙方也是完全沒法比的。
所以吳三桂考慮的是如何在儘可能不激怒明軍的前提下統治雲貴。
最好是能和永曆皇帝達成一致,允許吳三桂世鎮雲貴。
所以他第一時間派出使者前往廣西面見李定國。
李定國在永曆朝廷的地位不言而喻。
吳三桂把話帶給李定國就相當於帶給了永曆皇帝。
接下來只要等的就是答覆了。
當然吳三桂這只是權宜之計。
畢竟如今明軍勢大,清軍完全被壓制,十分狼狽只能防守。
所以吳三桂現在親近明軍。
一旦形勢逆轉,清軍取得了優勢。那麼吳三桂就會毫不猶豫的撕毀協議,第一時間轉而和清廷合作。
在吳三桂這種人看來禮義廉恥就是個屁,最關鍵的永遠都是利益二字。
為了利益他甚至連親娘老子都能出賣,更別提其他人了。
他這一生都是在反覆橫跳,以賺取更多的利益。
生在亂世,也正好把吳三桂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性格發揮到了極致。
……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李定國在見到吳三桂派來的使者直是一頭的包。
他剛剛收復兩廣,正是風頭正勁的時候。
吳三桂這個時候派出使者來見他,簡直就是往他身上潑髒水啊。
不管吳三桂動的是什麼心思,哪怕是想要歸順朝廷,也不應該派人來找他啊。
這樣繞過朝廷,陛下會怎麼想?
如今的天子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唯唯諾諾的皇帝了。
如今的天子英明神武,乾綱獨斷,眼睛里根本就不容沙子!
吳三桂這麼做看似是在試探他,實則就是把李定國往火坑裡推啊。
李定國直是覺得難受極了!
這個使者如何處置便顯得尤為關鍵了,處理的稍不妥當就會引起天子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