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頁(1 / 2)

……

……

在進入緬甸十幾天後,吳三桂所部漸漸安定了下來。

和最開始的擔憂不同,吳三桂漸漸發現緬甸的生活其實還是蠻安逸的。

就是這裡的百姓似乎都很懼怕他們,躲得遠遠的。

倒是緬王態度還算不錯。

吳三桂的吃穿用度包括軍隊糧草都沒有短缺過。

一時間吳三桂竟然有種樂不思蜀的感覺,覺得就這樣待在緬甸也挺好。

只要他手中有兵,在哪裡待不是待?

回到雲南還要和李定國打仗。李定國那狗娘養的太能打,吳三桂自認為不是對手,還不如留在這裡欺負緬王小兄弟。

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女人有女人,吳三桂還有什麼可奢求的?

就這麼做一輩子的安樂公他不香嗎?

可是好景不長,突然之間緬甸方面就斷了吳三桂大軍的糧草,吳三桂幾次差人去問都吃了閉門羹。

吳三桂直是惱羞成怒,若是緬甸方面再不提供糧草,用不了多久大軍就會斷糧。

斷糧意味着什麼吳三桂不用想都知道。

如此一來三軍嘩變,他這個主帥的人頭恐怕都不一定能保住。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吳三桂必須要趕在斷糧之前解決問題。

吳三桂決定先禮後兵,派出使者去見緬王,向其問清楚情況。

如果緬王沒有任何錶示,吳三桂則會率部施壓。

他打不過李定國,還打不過緬甸這些蝦兵蟹將嗎?

雖然糧草已經不多,但打一場閃擊戰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吳三桂的刀口餵了不知多少血,便是再加一些也是無所謂的。

現在他要做到就是等待,等待緬王的態度。

……

……

緬甸王宮中,緬王召集了群臣商議對策。

“如今永曆皇帝命我們把吳三桂押送回雲南,否則就要大軍壓境。本王本想着斷了吳三桂糧食,逼吳三桂自己走人。可現在看來吳三桂並沒有這個想法,反而派遣使者來詢問斷糧緣由。諸位覺得現在本王該如何是好?”

緬王掃視了一番眾人,見臣屬們皆是眼觀鼻鼻觀心默然不語,心中直是惱怒不已。

這些沒用的飯桶好不容易到了用他們的時候,就在這裡裝聾作啞。

“咳咳,大王,臣覺得可以先向吳三桂道歉嗎,說明是我方的疏忽,然後邀請吳三桂前來赴宴。趁着宴會的機會一舉將吳三桂拿下,然後送還給李定國。”

終於有一名臣子發聲,緬王喜不自勝。

“你的意思是擺一場鴻門宴,可吳三桂會同意前來嗎?”

“只要我們姿態擺的夠低,吳三桂是可能來的。這也是最容易拿下吳三桂的法子,大王可以一試。”

緬王聽罷輕輕扣着手指仔細思考對策。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