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頁(1 / 2)

現在吳三桂越發後悔進入緬甸的決定。

但世上沒有賣後悔葯的。事已至此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他吳三桂命不該絕啊,老天爺開開眼吧!

……

……

第0575章 遣送吳三桂

要說緬王也是真狠,數萬吳三桂麾下的藩兵不可能都養着,不然一人一張口得消耗多少糧食。

緬王尋思了一下乾脆把大部分俘虜全部砍了,只留下那些嫡系高級軍官。

他會把這些嫡系高級軍官和吳三桂一起全部送去李定國軍中大營。

一時間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緬甸士兵光是挖掘萬人坑就挖了好幾個。

屍體被匆匆掩埋,首級則是築成了京觀。

緬王通過此舉一方面是對內立威,叫百姓們不敢造次,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做給李定國看。

意思再明白不過,你看吧,吳三桂入侵緬甸是這個下場。

你李定國也是一樣。

他把吳三桂送回去是給李定國面子,可你李定國也得知道分寸不能胡亂造次。

對緬王來說這樣一通操作下來他至少是不虧的。

至於後續效果如何,那就走着瞧好了。

……

……

雲南,騰衝。

李定國將大軍集結於此。

有了天子旨意的他已經正式向緬王發出通告。

如果緬王沒有在他規定的時間內做出表示,李定國就會下令渡江,親自去緬甸捉人。

緬甸這些年本就對大明不馴服,藉著這個機會好好敲打一番給些顏色瞧瞧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反正打到這個份上也不多這一場,李定國還覺得沒過癮呢。

當然,如果緬甸方面和識趣主動把吳三桂遣送回來,李定國當然不會生事。

畢竟打仗就會消耗錢糧。把錢糧留給北伐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李定國的耐心要消耗殆盡時,緬甸方面終於派人來到了李定國軍中。

信使將緬甸國主的原話帶到,緬甸會把包括吳三桂在內的一種高級將領全部押送到邊界,請晉王在邊界交接。

李定國聽罷,心裡懸着的一顆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看來這個緬甸國主還是很識時務的嘛。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吳三桂實在沒什麼本事,既然連區區緬甸軍隊都打不過還被生擒了。

就這樣的貨色也想學人家爭奪天下,不惜在幾大勢力間反覆橫跳。

就他也配?

不是李定國瞧不起吳三桂,就十個吳三桂加在一起也不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