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李國英之所以能夠守住漢中,多半是沾了兵力優勢的光。
沒有了這一優勢,他是全方位的落後於李定國,根本就看不到勝算。
最可怕的是如果漢中守不住,以現在軍隊的士氣,恐怕會一退再退,直接退回關中去。
關中如今的情況並不比漢中好多少。
人口眾多,糧食緊缺,怎麼看都是麻煩連連。
李定國這個時候上前捅了一刀,李國英只能說捅的實在是太到位了……
但他總不能直接棄城投降吧?
真要是這樣,士氣恐怕要直接崩到底了。
無論如何還是得做應戰的準備的。
漢中城總體來說是比較堅固的,李國英唯一擔心的就是李定國拿火藥來炸,拿火炮來轟。
這也是明軍慣用的伎倆,一言不合就靠火器來打開局面,實在是不講武德啊。
故而李國英要提前做好這方面的應對,首當其中的便是在城外布置好一些梅花樁。
這玩意可以有效的阻滯明軍的推進。
明軍要想攻城就得提前把這些梅花樁全部拔除掉。
利用這個間隙,李國英可以命令城頭的清軍狠狠的用火炮來轟。
清軍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一炮下去轟他娘個人仰馬翻,也算是搶得了氣勢。
當然光靠這些肯定不夠。李定國久經戰陣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出應對。
李國英必須儘可能的把兵力合理的布置,確保每一處都沒有明顯的漏洞。
至於城中民壯嘛,他本來是想要動員的。可現在瘟疫鬧成了這個樣子,百姓們都死的七七八八了,何談抓壯丁?
抓鬼嗎?
李國英能靠的只有這些戰兵了。
當然李國英也不會一味的死守,而是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一旦明軍過於強勢,那李國英就會在第一時間放棄抵抗北撤。
從漢中到關中要穿過秦嶺的深山老林。
沒有人比李國英更清楚這些山間小路。
他已經提前命西安府方面做好準備,一旦漢中失守,李國英就會調集全部力量堅守西安。
當然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仗要一場場的打。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如果取得優勢的是清軍,李國英就不用跑路了。
當然他也很清楚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但人還是得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其實李國英對當今的形勢已經看不太懂了。
三藩的實力不能說不強吧,但在明軍的對面就像是小孩子一樣不堪一擊。
只能說明軍的實力如今是獨一檔,任何想要和其正面硬剛的都是主動取死。
想要戰勝明軍,要麼就得靠智謀取勝,要麼就得靠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