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頁(1 / 2)

有些話不能直接對他說。

二來白文選也不知道李定國究竟是怎麼想的。

如果李定國真的決定在拿下漢中后不經請示朝廷就直撲關中,白文選也會選擇絕對的服從。

畢竟兵貴神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如果事事都要請示朝廷,那等到聖旨到了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有一點白文選還是清楚的,那就是李定國現在愈發的謹慎了。

在對待朝廷的態度上他顯得很是持重。

所以白文選覺得李定國可能還是會向朝廷請示,雖然這樣有些貽誤戰機,但可以保證不受彈劾。

老西營的士兵們打的勝仗越多其實反而越危險,頭頂上懸着的那柄劍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掉下來,完全看天子的態度。

沒辦法,從李定國決定效忠大明的那刻起一切就都決定了。

白文選現在能做的也就是儘可能的替李定國分憂,讓他們這些老弟兄得到應得的封賞。

因為劉方熊等人的突然出現。白文選決定留下來等李定國主力到。

就在先鋒軍駐紮后沒多久,便發現了清軍哨兵的蹤跡。

從明軍擒獲的一些清兵的口供來看,李國英顯然也知道了李定國即將進攻漢中的事情。

李國英內心自然是十分恐慌的,整日如坐針氈滿腦子都是如何守住漢中城。

他派出了大量的哨探就是要儘可能的掌握明軍的動向,這樣再決定究竟守不守漢中。

聽到這裡白文選多少是感到有些震驚的。

李國英好歹也是清廷封的川陝總督,絕對的封疆大吏啊。他敢率部入寇成都,怎麼一聽到晉王的名字就嚇得兩腿打顫尿褲子了。

是他白文選和馮雙禮太弱,還是李定國太強?

白文選直是覺得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馮雙禮敗在這麼一個窩囊廢的手中,真是憋屈的慌。

李國英既然存了跑路的打算,肯定給自己留了後路。

這種情況下白文選更不能讓他探聽到有用的信息了。

一方面他命手下加強搜查,一旦發現了清軍的哨探立即擒獲。

另一方面,他命人火速返程到晉王軍中,請求大軍加快速度,爭取早日抵達漢中城下。

光是取得一座漢中城如今已經不足以滿足白文選等人的胃口了,他們要的是生擒李國英。

如果能夠把清廷委派的川陝總督擒獲,不僅漢中的清軍沒了士氣,怕是整個關中的清軍都要望風而降了。

對明軍來說,高效的北伐才是他們現在急需要做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