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無非兩種形勢,一種是守城,一種是野戰。
蘇克薩哈更加傾向於後者。
畢竟八旗軍的優勢在於騎兵。
如果一味的困守於城內,等於是自廢武功,自斷臂膀。
這種蠢事蘇克薩哈自然不會去做。
他召集了各心腹部將,商議布置了具體策略。
兗州府的地形相對平緩,兗州城也沒有什麼險要地勢可守。
所以城外的一片老樹林就成了蘇克薩哈唯一的選擇。
這裡是進攻兗州城必經之地,鄭成功要攻打兗州勢必會經過此處。
蘇克薩哈要做的就是伏兵於此,等着鄭成功送上門來。
……
……
“何總兵,前邊就是我口中說的老樹林了。”
一名明軍斥候十分謹慎地說道。
他幾次三番來此探查,發現此處是一處伏兵的好地方。
如果明軍能夠提前在此駐守,不論是主動出擊還是玩一把陰的都是極好的。
通常來說清軍都會龜縮在城內,等於拱手把這塊伏擊地讓給了明軍。
何守義仔細想了想,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法子。
“嗯,速速派人前去告知忠王殿下,把這個想法跟他說清楚。”
何守義此次的使命很清楚,不是強攻滋陽城,而是儘可能的打探到有用的情報。
鄭成功明確的告訴他不可浪戰,何守義自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
“遵命!”
……
……
在鄒縣休整了一段時間后,鄭成功率領明軍主力向兗州府城滋陽進發。
對鄭成功來說,他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一場戰鬥,而是整個山東戰局。
所以自始至終他都需要保持一個合適的節奏。
甚至他所率主力進攻兗州的時機都是經過提前策劃過的。
為的就是和他長子進攻登萊的時間保持大致一致。
這樣清軍同時便對兩股壓力,首尾不能兼顧。
從地理位置來看,兗州是山東的南大門。
拿下兗州既可以繼續北上威脅青州、濟南,也可以和進攻登州的鄭經配合夾擊萊州。
不管怎麼看,此戰都是必須要勝的。
所以鄭成功難得的求穩,並不着急快速打出戰功。
在向滋陽城進發的過程中,鄭成功接到奏報,說總兵何守義在滋陽城外不遠處發現了一處合適的伏擊地點。
此處是一片老樹林,可以容納幾萬名士兵。
鄭成功大喜,且不管清軍會不會主動出戰,他們如果能夠提前佔據此處老樹林,就等於佔據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