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數字看似很多,但其實並沒有傷筋動骨。
因為八旗精銳還在,他的標營嫡系還在。
只要這部分軍隊沒有大的問題,清軍的戰鬥力就不會有太大的下降。
換句話說蘇克薩哈可以接受戰損很大,但不能接受失敗。
哪怕是慘勝他也希望勝利的一方屬於清軍。
唯有如此他才能給朝廷一個交代,不枉費太皇太后一直以來對他的信任。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低沉的號角聲響起,清軍潰兵們在號角聲中漸漸開始聚集。
比起一開始的慌亂,他們漸漸有了主心骨。
因為帥旗就在那裡,他們只要靠攏過去就行。
但是明軍的火器給他們留下的心理陰影實在太大了,恐怕一時半會他們不敢再次發起衝鋒,只能採取守勢。
蘇克薩哈當然也料到了這點,故而沒有太過去逼士兵們。
只要能夠重整旗鼓,清軍就有一戰的資本。
他沒有必要在這種時候逼得自己下不來台。
明軍的火炮聲漸弱,蘇克薩哈也是鬆了一口氣。
老實說再這樣打下去他不知道軍心會不會崩潰。
只要明軍不再耍賴動用火器,就理所當然到了清軍的優勢階段。
蘇克薩哈深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始騎兵衝鋒。
可誰知就在這時,從河谷弱側衝出了不知多少騎兵!
明軍騎兵!
蘇克薩哈無論如何也沒有料到這個局面,原來明軍不僅有第一手,還有第二手。
連環套下蘇克薩哈就像是個傻子,傻傻的往上撞。
蘇克薩哈好氣!
每一步他都被鄭成功算到,每一次都是倉促應戰。這種被人拖着走的感覺很不爽。
可他能怎麼辦呢,如今也只有倉促應戰了。
但蘇克薩哈很清楚,如今明軍已經先衝起來了,優勢十分明顯。而清軍騎兵就像是被別到了馬腿,速度衝擊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
負責從弱側衝擊的明軍中便有何守義部。
一開始裝的那麼慘,現在也該他耍耍威風了。
何守義發誓要讓蘇克薩哈把賺到的都還回來。
照理說騎兵衝鋒不是明軍的強項,尤其不是鄭成功所部的強項。
但何守義善於學習啊。
不僅從李定國那裡學,還從夔東十三家那裡學。
李來亨擅長的三堵牆其實就是騎兵衝鋒的精髓。
所有騎兵集中在一起,穿透力十足,便是重步兵也奈何不了他。
而對於騎兵對手,衝鋒起來的三堵牆更是一堵逾越不了的大山。
何守義一直命將士們刻苦訓練,如今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