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薩哈把信直接撕掉,一邊扣着手指一邊在想如何才能守住濟南。
兗州之戰讓他見識到了明軍火炮的犀利。
毫無疑問,鄭成功會把火炮用在攻城之中。
如何防住火炮是蘇克薩哈必須要考慮的。
換言之,只要能夠解決火炮這個問題,清軍就有勝算。
火炮對轟?
蘇克薩哈搖了搖頭。
這法子治標不治本,濟南城頭的火炮蘇克薩哈也看了,笨重的很。而明軍的火炮十分輕便,隨時可以調整位置角度。
清軍根本就針對不了。
最多就是裝裝樣子氣勢上不要輸太多罷了。
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派出一支騎兵埋伏在城外。
一旦明軍開始火炮攻城,這些埋伏在外的騎兵就衝殺而出。
明軍的火炮輕便是相對於清軍的火炮而言的,面對騎兵就是天然的靶子。
只要能夠把這些火炮搗毀,清軍面臨最大的威脅也能夠解除。
雙方又將重新回到五五開的狀態。
想清楚之後蘇克薩哈的心中稍定。
野戰或許本將軍不是你的對手,但守城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濟南如此堅固的城池如果他都守不住,也不用再做這個大將軍了,自刎謝罪就是了。
鄭成功,見鬼去吧!
本將軍就要跟你死磕到底,看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
……
人心思變。
在得知鄭成功勸降之後,濟南城中的不少世家大族都有了各自的心思。
他們可不想跟蘇克薩哈一起等死。
和蘇克薩哈這種靠着滿清入關而平步青雲的旗人不同,這些山東的世家大族都是屹立千年不倒的。
他們有着自己的處事經驗和準則。多年來能夠避開各種災禍,這也是一種本事。
孔家便是其中一支。
濟南孔家乃是曲阜孔家的一支。
兩支乃是同宗同源,雖然已經分了家,但雙方之間打斷骨頭連着筋,改朝換代這麼多次仍然保持着聯繫。
作為山東最重要的世家,孔家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世人的關注。
當初清軍入關后,孔家一開始也是堅決不投降的。
可後來清軍直接到了孔家家門口,表示再不投降就要把孔家一門屠盡。
這可把孔家家主嚇壞了。
事關全家老小的性命,由不得他不認慫。
最終孔家還是選擇了屈服,剃髮易服最終歸順清廷。
孔家那是什麼家族?
那可是孔聖人的後代。
孔聖人在天下讀書人心目中的地位不用多言。連孔家都降清了,其他山東的世家大族一看也不用掙扎了,直接投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