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頁(1 / 2)

短短几年時間竟然讓大明從一隅之地變成了勝勢。

縱觀歷史恐怕也只有漢光武帝劉秀可以一比了。

劉昭是一個沒啥見識的人,但他也很清楚如今氣運是在大明這一邊。

要想逆勢而為那是找死。

更何況近來有消息傳出,清廷方面想要逃出關去避禍。

雖然不能確定消息真假,但有道是無風不起浪。

劉昭認為既然消息能傳出來,至少說明了清廷確實動了心思。

不得不說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劉昭的心是拔涼拔涼的。

將士們在前線拚命,皇帝和太皇太后卻心想着跑路。

這仗還怎麼打?還打個什麼勁?

其實歸根到底愛新覺羅家就沒有認為中原是自家地盤吧?

他們抱着撈一筆就跑的心態入主中原,不曾想可以一混就是十好幾年。

最終被人趕跑也沒啥可失望的。大不了退回遼東老家繼續過着安生日子。

可劉昭這些綠營將領們就不一樣了。

他們宣誓效忠滿清,到頭來弄得一身騷裡外不是人。

滿清倒好,一拍屁股走人了。

留下劉昭這樣的綠營將領進退兩難。

正當劉昭猶豫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李來亨的一封信讓他動了心思。

李來亨那是誰?

那可是大明皇帝親封的臨國公。

雖說如今國公遍地走,但好歹也是僅次於王爵的存在。

李來亨多多少少也可以代表明廷的態度吧?

不管怎麼說,還是先把信看了再說。

看看又不會吃虧。

卻說劉昭展開信來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卻是着實嚇了一跳。

李來亨在信中允諾,若是開城投降會給予他很豐厚的條件。

若真是如李來亨在信中所說,那可真的是賺到了。

不過劉昭仔細一想也是,敗軍之將那是肯定沒有任何談判的條件的。

但是他不是啊,至少現在不是。

只要他想,完全可以坐擁獻城之功改換門庭。

太原城可不是一般的城池,那是堂堂山西省城。

要知道如今太原城中還有幾萬兵馬,明軍如果要硬攻的話不知要損失多少人。

而如果劉昭直接開城投降的話,明軍的這些損失就都不必要了。

動動嘴皮子就能免掉一應損失,換誰誰不去做?

仔細這麼一想,就全都能想明白了。

現如今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回復李來亨了。

劉昭確實是動了投降的心思,但該怎麼投降,以什麼條件和姿態投降劉昭確實沒想好。

若是條件沒談好那豈不是虧的慌。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