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頁(2 / 2)

鄭成功騎在馬上在高崗上望去,發現城牆上並沒有士兵。

莫不是搞什麼空城計?

再怎麼說這也是京師啊,理當是清軍駐守最多的地方。

怎麼乍一看來好似沒有人一樣。

這不符合常理啊。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清軍已經跑路了。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一路行來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只是這種可能的前提是清廷皇室已經撤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鄭成功命令鄭經襲擾永平府的舉動很可能埋下了伏筆。

不管怎麼說,鄭成功還是應該謹慎一些。

事關重大,若是被清軍陰了就太不值得了。

在鄭成功的命令下何守義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

這樣即便情況不對也可以及時撤離止損。

畢竟何守義麾下的四明山部明軍只是鄭成功這支大軍中的一小部分。

何守義一聲令下,四明山部明軍便快速推進。

此前他們已經有過多次的經歷,故而可謂是極度熟練了。

讓他們驚訝無比的是,整個過程未免有些顯得太過順利了。

他們來到護城河時城頭沒有反應。

他們越過護城河時城頭沒有反應。

他們在城牆上搭起排梯時城頭依然沒有反應。

這不太像是空城計,難道清軍真的都溜了?

直到此刻,何守義已經基本斷定清軍是真的跑路了。

不然清軍沒有理由直到此刻都不做出任何反應啊。

當然,城門依然是緊閉的,這多少說明了一些問題。

果然就在明軍嘗試着攀爬城牆時,城頭之上出現了一些清軍士兵。

他們高聲疾呼表示願意投降。

隨之城門大開。

一開始何守義還感到有些難以置信,但他還是命令麾下士兵進入城中。

很快他就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這些城中所謂的清軍並不是什麼精銳主力,而是被清廷遺棄的綠營兵,或者說老弱病殘的綠營兵。

這些老弱殘兵跑不動,走不掉只能留在京畿。

當然他們不是留下等死,而是想要將計就計撈上一筆。

他們其實已經想好了,只要明軍前來他們就立即開城門投降。

這樣至少還有一個獻城之功,靠着這個功勞能夠保住性命。

對此鄭成功自然是笑納了。他甚至笑的合不攏嘴。

能夠不流血的拿下京畿,這簡直是做夢都能笑醒的事情。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