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皇太后的旨意不可違背,遏必隆可不想被太皇太后罵個狗血淋頭。
來就來吧,大不了打不過再跑嘛。
反正清軍一路跑路早就是習慣了,遏必隆也有了足夠的經驗。
來到寧遠之後遏必隆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四處劫掠糧食。
畢竟寧遠本身的存糧很少,雖然遏必隆從瀋陽帶來了不少糧食,但也不一定能夠用。
未雨綢繆總歸不是什麼壞事。
當然如此一來苦了的是寧遠一代的百姓。
他們本就生活艱難,這過冬的口糧被奪了后更是舉步維艱,能否撐過這個冬天都是兩說。
無奈之下不少百姓以村子為單位開始向山海關方向遷移。
如果能夠在入冬內逃到山海關內應該是可以活命的。
聽說朱皇帝對待百姓很好,不僅免除賦稅還會給災民賑濟。
相比之下遏必隆簡直不是人啊。
活命,他們只要活命。
……
……
近日京師爆發了一個不小的轟動事件。
當今天子將部分皇莊土地分給了貧苦的佃農。
此舉一時間引起了熱議。
那些佃農們自然對皇帝陛下感恩戴德。
至於朝臣、讀書人們則紛紛直呼天子內行。
看似犧牲了一些皇莊的利益,收穫的可是民心啊。
再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百姓們的土地就是皇帝的土地,百姓們的錢就是皇帝的錢。
身為天子豈能與百姓爭利,那也格局太低了吧。
如今正是收買人心的大好時機,只要舉措得當,百姓們肯定會山呼皇帝陛下萬歲。
讓利於民,這傳出去怎麼看都是一樁美談。
朱由榔自然也在關心着輿論,錦衣衛一直在搜集相關信息,並在第一時間奏報給朱由榔。
“陛下,此舉不僅僅在民間受到了很好的反響,在官場亦是如此。”
王賀年十分恭敬的對朱由榔奏報道。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王賀年直接對皇帝負責,他自然要將這些反應如實稟報天子。
“嗯,朕其實早就有這種想法了,並非是一時興起才做出的決定。”
朱由榔背負雙手和聲道:“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朕不求能夠名垂青史,但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吃的飽飯穿的起衣裳。”
“陛下英明神武,必定能夠名垂青史。”
王賀年不着痕迹的拍了一記馬屁。
“哈哈,就你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