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年微微眯着眼睛,得虧他留了一手不然還真的難以讓白文選低頭認罪。
當然這種重罪一旦認了那就是萬劫不復的下場,所以白文選負隅頑抗也可以理解。
“王爺你有足夠的時間考慮,我們等得起。”
王賀年並不急於讓白文選簽字畫押,而是讓其承受心理的折磨。
敢於做出誣陷這種事情,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
……
“白文選都招了?”
朱由榔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感到有些驚訝的。
他想到白文選會招。畢竟以錦衣衛的手段要想撬開一個人的嘴是很簡單的事情。
但他招的也太快了吧。
難道說這廝是做賊心虛。
“回稟陛下,臣不過是試探了一下他,沒想到他竟然表現的十分激動,算是坐實了罪名吧。”
“哎,朕不知該如何處理他了。”
按照大明律,誣陷別人謀反如果罪名坐實,可是一項重罪。
一般而言會直接反坐。
謀反是死罪,誣陷人謀反的當然也是死罪。
如今天下已定,朱由榔就下旨處死白文選,未免會被天下人認為他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雖然朱由榔自己清楚這是因為白文選誣陷,但天下人不會這麼想啊。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以訛傳訛之下很快消息就會變味。
朱由榔如果想保名聲的話處死白文選實在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而如果朱由榔不這麼做,又起不到震懾的作用。
畢竟人人都覺得誣陷不過如此,肯定會爭相效仿。
而且如此也對不起李定國。
朱由榔可是要答應還李定國一個清白的啊。
難,實在是太難了。
朱由榔陷入兩難境地之中,沉默不語良久。
“陛下?”
“嗯?”
朱由榔突然之間才意識到王賀年一直就在身邊,咳嗽一聲道:“讓王卿久等了。”
“臣不敢。”
王賀年大汗淋漓,連忙道。
“朕想了想還是賜死白文選吧。”
不殺白文選不足以平息眾怒,但是如果將其明正典刑令其身首異處,又難免令將士們寒心。
讓朱由榔在李定國和白文選之間選擇一個的話,朱由榔肯定會選擇李定國。但他不想讓白文選死的太難看。
所以朱由榔才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式。
令白文選自裁,應該是最好的結局辦法。
“臣遵旨。”
王賀年拱手領旨道。
“白綾鴆酒讓他選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