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頁(1 / 2)

“大將軍,聖旨來了。”

遏必隆正自發愁着,親兵喜不自勝的趕來。

“什麼?聖旨!”

遏必隆激動不已,趕忙湊過去接旨。

跪倒打千,一番儀式做足之後欽使才開始宣讀聖旨。

抑揚頓挫的念了一番,遏必隆才站起身來展開來仔細是看聖旨。

他逐字逐句仔細的看,得知朝廷決定增派三萬人來寧遠后直是興奮的無以復加,差點喊出聲來。

雖然蓋了康熙皇帝的玉璽,但很明顯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太皇太后真是隆恩啊。

遏必隆感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此番我必要將明賊連根拔除,奪回覺華島。”

遏必隆急着表現自己,便對傳旨的人拍着胸脯保證道:“請欽使轉告太皇太后和皇上,請他們放心。不出半個月,我一定拿下覺華島。”

新年新氣象,遏必隆必須要有所展現他的實力,這樣才能體現他對大清的價值。

……

……

第0701章 新年大朝會

永曆十六年新年的第一場大朝會,朱由榔在奉天殿召見群臣。

通常而言這種大朝會就是走個形式而已,並不會議論什麼具體的事情。

但朱由榔這次決定在大朝會上將新年的平遼事宜進行一番討論,最好能夠把大方向和基調定下來。

朱由榔不想再拖了,永曆十六年一定要平定遼東。

參加大朝會的是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其中便有北伐功臣李定國、李來亨、鄭成功等人。

由於這些人基本上都知道天子的意圖,故而在討論的時候會刻意的往具體方案上靠。

武將們希望畢其功於一役,文官們則覺得來日方長沒必要急於一時。

雙方爭的不可開交,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肯退讓一步。

最後還是朱由榔出來調停,官方拍了板。

遼東不僅要打,而且要儘快打。

一定不能有任何的猶豫,不能給清軍喘息之機。

大明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不能盲目自信。

只有徹底收復遼東,才能解除心腹之患。

李定國、李來亨、鄭成功、趙旭等一幹將領都被點將,他們也紛紛欣然領命。

再等一個多月,明軍主力就可以開拔。

出了山海關便是遼東,便是寧遠。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繼續為大明建功立業了。

……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