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頁(1 / 2)

如果想要在夏天結束前收復遼東,他們就必須使自己的動作更迅速一些,不能在這些城池上耗費過多的時間。

與寧遠類似,塔山也是距離海邊很近的。

所以李定國和鄭成功決定故技重施,利用水師的優勢先佔據一個島嶼。

一來便於打探情報,二來也容易以此做跳板進行又一輪的進攻。

所以於七和何守義從海路先行一步,李定國和鄭成功則率領大軍向塔山挺進。

原本以為清軍會像在寧遠一樣死守,沒想到抵達塔山附近后,他們發現清軍已經提前構建好了一條防禦工事。

很顯然,這條防禦工事是模仿明軍戰壕來的。

不管是外圍的障礙,還是供士兵們躲避炮火的戰壕,一切都和明軍的套路很相似。

這幫清軍真的不要臉啊。

李定國心道。

“忠王你覺得現如今該如何行事?”

清軍的變招有些出乎李定國的意料,如此一來於七跟何守義的作用就淡化了。

但還是可以通知他們從背後發力,雖然無法徹底將塔山圍死,但總歸是會給到清軍壓力。

當然,主要的進攻還是由李定國他們發起的,是以他才會這麼問鄭成功。

鄭成功沉吟了片刻道:“其實正面強攻也不是不可以。韃子雖然也搭建了防禦工事,挖掘了戰壕。但他們的火炮沒有我們適應這種陣地戰。真的打起來,我們還是能夠佔據優勢的。”

李定國點了點頭。

鄭成功說的不錯。

單純就火炮的威力而言,清軍的紅衣大炮並不輸明軍。

但要論火炮的適應性,肯定是明軍的野戰火炮更為犀利。

據說這些火炮都是普魯士人的發明,皇帝陛下十分信賴。

“那就攻吧。既然韃子不想玩攻城戰,我們就陪他們玩玩對攻戰,讓他們輸的心服口服。”

事實上對攻戰對明軍反而更有利。

只要掌握了節奏,明軍可以迅速的擊潰對手。

既然李定國和鄭成功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傳達命令了。

明軍主力有十餘萬人,要將命令全部傳達下去也頗會耗費一些時間。

幾十上百名傳令兵騎着馬在軍中飛馳,將兩位王爺的命令儘可能快的傳達給每一名士兵。

“終於能跟韃子痛痛快快的干一仗了。”

“以往韃子都是龜縮在城池裡,不敢跟咱們正面硬剛,今日是怎麼了?”

“你管這麼多作甚,能正面硬剛還不好?就韃子這幫慫樣,能有個屁的出息。咱們只要一發力,他們就得作鳥獸散。”

“就是,就是。打的韃子屁滾尿流。”

“跟韃子們拼了!”

“為了大明,為了陛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