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頁(1 / 2)

一應事宜準備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了。

沒有人比劉興明更期待敦煌之戰的開啟了,這可是明軍進入河西走廊末端之後迎來的第一場大戰。

此戰若是大獲全勝,那對士氣的提振是很大的。

……

……

按照既定計劃,李定國統率大軍來到了敦煌城外。

和想象中很不一樣,敦煌城要小了不少,甚至比中原的一些小縣城還要小。

更讓李定國震驚的是,這裡的城牆居然沒有任何包磚,完全就是夯土的牆面。

這種牆面極為容易受損,用火藥一炸就會出現坍圮。

早知如此,李定國就該多帶些大炮來。

當然這也就是那麼一說,畢竟河西走廊極長,一路上押送糧草輜重已經殊為不易。

如果再加上更多門的火炮,可以說更加大了明軍輔兵的壓力。

如今這個規模已經足夠了。

劉興明由於是在城外,所以第一時間就來到李定國軍中復命。

和以往執行任務時不同,眼下劉興明無法再直接對城中的人施加影響,而是得藉助崔家之手。

這一點他也跟李定國說的明明白白。

“興明辛苦了,若是能夠拿下敦煌,你當記首功。”

不得不說,李定國眼下對劉興明是愈發的欣賞了。

他看待劉興明就像是看待自己兒子一樣,對他百般呵護,有好的東西也會想着劉興明。

“多謝晉王殿下,都是晉王殿下領導有方,末將不敢居功。”

劉興明還是很識趣的。晉王賞識歸晉王賞識,可是作為下屬絕對不能搶功勞。

何況如今他不論是在陛下心中還是在滿朝諸公心目中地位都不算差,完全沒有必要為此和李定國相爭。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合作共贏嘛。

其實還有一點劉興明有些擔憂,那就是他發現這群賊人似乎有着不少的炸藥。

如果賊人狗急跳牆點燃了所有炸藥,後宮也是不堪設想的。

屆時轟的一聲,所有東西都被炸的稀巴爛,也實在是太尷尬了。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明軍不會強行用火攻,就是怕引燃炸藥。

和中原的城池不一樣,敦煌城是沒有護城河的,甚至連護城壕都沒有。

明軍在李定國的指揮下迅速開始了衝鋒。

這是為了給到賊兵壓力,讓城中的崔家有足夠的時間來操作。

畢竟要想以較小的代價拿下城池,裡應外合是必須的。

見這麼多明軍士兵涌了過來,吳全義直是慌了。

他縱橫敦煌這麼多年,打過最大的仗也就是萬餘人的大混戰。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