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明說的很有條理:“當然,如果西域諸國對我大明仍然有嚮往,我們當然不會用兵。只要他們肯向我們稱臣,一切都好說。”
劉興明其實也不希望大動干戈。
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即便再強大的軍隊也是會死人的。
能夠避免兵事,減少死傷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啊。”
嚮導頻頻點頭道。
……
……
也不知道興明現在到哪裡了,處境怎麼樣,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
敦煌城中,劉體純一直記掛著兒子。
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做父親的又何嘗不擔憂呢?
劉體純雖然嘴上不說,但其實心裡一直是很擔心的。
畢竟這可是他的長子,也是他最看重的一個兒子。
劉興明的氣數關係到劉家的氣運。
“皖國公、臨國公請您去一趟都督府。”
親兵沉聲稟報道。
“哦,我這就去。”
晉王這些日子一直對西域的事情很上心,小老虎那裡也很配合。
在劉體純看來這是一個拉近夔東軍和晉王的絕好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整理了一番袍服后,劉體純便前往都督府。
他的住處離都督府並不遠,或者說整個敦煌城一共也沒有多大。
很快劉體純就來到都督府並登堂入室。
“末將拜見晉王殿下。”
來到李定國面前後劉體純抱拳行禮道。
“皖國公不必多禮,正好臨國公、靖國公也在,我們一起商議一下下一步的策略。”
劉體純不由得有些發懵。
“下一步的策略?不是先等犬子探視西域的結果嗎?”
“一碼歸一碼,令公子探視西域並不妨礙我們制定計劃啊。”
李定國和聲道:“本王信奉一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那些番人番國,本王是不會放心的。”
既然決定打開窗戶說亮話,李定國自然也就不會再藏着掖着。
他沉聲道:“西域是肯定要用兵的,只是卻不能直接打,而是要讓他們先打起來我們再用調停的名義出兵。”
“所以晉王殿下是想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不錯。”
“令郎的作用便是誘惑西域準噶爾和葉爾羌之間的矛盾。”
李定國似乎從一開始就謀划好了,他十分認真地說道:“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細節考慮好。兵分幾路,路線幾何,在哪裡匯兵絕對不能出任何的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