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那邊倒是沒有太明顯的動靜,倒是噶爾丹這小子開始頻繁調兵。”
“他調兵做什麼?”
李定國不禁狐疑起來。
據他所知,噶爾丹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雖然他得到僧格的信任,但不意味着他可以代替僧格行使權力。
或者說噶爾丹所做的事情是很犯忌諱的。
一旦引起僧格的猜忌會落得個凄慘的下場。
除非這事本就是僧格受益的。
“不知道,但我估計多少和葉爾羌的情況有關。”
劉興明仔細分析道:“葉爾羌剛剛打了一場敗仗,內心裡肯定是不服的。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內耗。準噶爾怎麼可能錯過如此好的反擊機會,一定會插上一刀。”
稍頓了頓他接道:“晉王殿下,我們要不要派人跟進?”
“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啊。若是兩個部落打起來,就是我們出手的最好時機。”
只能說之前明軍的出擊差強人意,雖然擊敗了葉爾羌,但等於變相幫助了準噶爾。
準噶爾人也很雞賊,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侵略性和敵意。
這種情況下明軍實在不好出手,否則容易落人口實。
但是只要葉爾羌和準噶爾打起來就不一樣了。
只要他們先出手,明軍就有更多的可操作性。
“不錯,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耐下性子主動去等。”
……
……
在噶爾丹的一再慫恿下,僧格終於忍不住了。
在阿卜杜拉哈汗向“逆子”堯勒瓦斯正式宣戰之後半個月,準噶爾方面正式出兵。
明軍一直在靜觀其變,現如今終於有了動作。
他們緊隨準噶爾軍隊離開了王都。
只不過明軍和準噶爾軍隊是獨立行軍,互不干涉打擾的。
這也是雙方為了有變故之時可以及時做到應對。
劉興明一直侍候在李定國左右,休整了這麼長的時間,將士們的狀態都調整的差不多了。
現如今他們個個渴望開戰證明自己。
當今天子尚武,武夫們就有了出頭的機會。
只要立下軍功,遲早都能得到升遷。
那些在北伐之戰中立了功的,都得到了封賞。
至於那些沒趕上趟的也不打緊,征討西域就是為他們而設的。
準噶爾也好,葉爾羌也罷都是他們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今日就在此處紮營吧。”
行到一處河旁,李定國勒緊馬韁沉聲下令道。
在河水旁紮營十分利於埋鍋造飯,這都是李定國多年來積攢的經驗。
只是他們剛剛停下來搭帳篷,就有士兵來報說河水裡發現了不少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