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頁(2 / 2)

如何決斷就看朱由榔的了,畢竟他是大明天子,沒有人能夠代替他做決定。

本能告訴朱由榔,大規模向西域移民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只是可能前往西域開墾的移民本身不太情願。

畢竟漢家兒郎骨子裡是有着很強的鄉土情結的,輕易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

許多人一輩子去過的最遠地方就是縣城,有的人甚至連縣城都沒去過。

一下子讓他們不遠萬里去到他們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作為朝廷總該給出一些好處和甜頭。

畢竟只有這些人心安,願意在西域繼續待下去,才能把這個政策執行下去。

政策是政策,要想落地,還是離不開人的執行。

朱由榔當即召見了張煌言。

作為如今永曆朝的首輔,張煌言在朱由榔的心目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許多大的施政方針都是由張煌言提出的。也有一些是由朱由榔親自提出,張煌言豐富完善的。

總之,不知不覺間朱由榔已經習慣了有張煌言替他分憂。

很快張煌言就奉召入宮,在乾清宮面聖。

來到暖閣之後,張煌言當即拱手行禮。

這也是朱由榔給到他的特權。

畢竟張煌言可謂是追隨朱由榔北伐文官中的元老。除了已經老的走不動路的文安之,就屬張煌言的資歷最老了。

朱由榔要做出禮賢下士,君臣和諧的表率,自然要選張煌言。

“給張閣老賜座。”

朱由榔輕點了點示意道。

韓淼立即命一小太監把錦墩端到了暖閣正中。

“臣謝陛下隆恩。”

張煌言十分拘謹地說道。

“哈哈,張卿不必拘束,你可是陪伴朕多年的老臣了。”

朱由榔頓了頓道:“朕今日找你來是為了一件要事。晉王剛剛從西域命人送來了奏報,你也看看吧。”

朱由榔話音剛落,韓淼便把奏疏用托盤托着來到了張煌言身邊。

張煌言接過托盤上的奏報展開來看,一邊看一邊頻頻點頭。

“妙策,晉王這真的是一出妙策啊。”

他欣喜之餘不忘對朱由榔讚歎道:“其實臣一直也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沒有說出來。此番晉王可算是把臣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這麼看來,張閣老也是支持向西域大舉移民的了?”

朱由榔眼眸一亮。

“回稟陛下,在臣看來向西域大舉移民,百利而無一害。畢竟西域乃是絲綢之路能否通暢的關鍵。我大明能否實現萬國來朝就看西域能否攥在手中。”

張煌言說的慷慨激昂,但在朱由榔聽來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激動。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