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頁(2 / 2)

但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公平。

有背景的人就是更容易獲得成功。

沒有背景的人要想成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劉興明當然明白李定國的良苦用心。

事實上,這兩年來他的成長速度已經很快了。

他再也不是曾經那個青澀的少年,因為他很清楚老劉家需要他來挑起擔子,承擔責任了。

劉興明此番由於是前往打探消息,故而並沒有帶太多人,而是點齊了五千人,前往準噶爾人入侵的烏爾地區。

烏爾地區其實是一片高山草場,也是葉爾羌很著名的一片草場。

準噶爾人從這裡切入,意思是再明白不過了。

那就是他們需要放牧的地方。

伊犁草原雖然也很肥美,但畢竟承載力有限。如今準噶爾人的繁衍速度很快,使得其承載力接近飽和。如果不儘快找到一處新的草場來緩解壓力,遲早會有崩潰的一天。

所以哪怕是剛剛戰敗不久,休養了幾個月的僧格仍然是帶着準噶爾人捲土重來。

沒辦法,葉爾羌的草場實在是太肥美了,讓他垂涎欲滴,欲罷不能。

劉興明倒是不覺得有什麼。

反正他來到西域的時間已經不算短了,又在準噶爾王都待了那麼久。準噶爾人心裡在想什麼,他比誰都清楚。

無非就是再干一仗嘛,有什麼好怕的。

在打仗這方面如今劉興明的經驗可謂是十分的豐富,根本不會慫。

他的父親劉體純似乎也已經適應了兒子肩抗大旗走南闖北的樣子,只囑咐了幾句便沒有多說。

畢竟孩子大了,總歸是要出去闖蕩的。

卻說劉興明率部向烏爾地區行去,一路上發現了不少奇特的景象。

譬如牧民帶着牛羊專場。

這在中原是絕對看不到的。

劉興明一時間感到很有意思,便不免多看了幾下。

但後來他漸漸覺得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因為幾乎所有牧民專場的方向都是向南去。

南邊是什麼地方?

那是葉爾羌汗國最貧瘠的區域。

他們捨棄了肥美的草場卻毫不猶豫的去到貧瘠的地方專場,沒有這個道理啊。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得到消息,準噶爾人馬上就要進攻,如果不能及時撤離很可能就會撞到準噶爾的軍隊。

而按照草原游牧部落的習慣,一旦被俘虜就會成為他們的奴隸,不但會失去自由還得做牛做馬,沒有任何尊嚴可言。

所以葉爾羌的牧民們寧願逃到南邊去也不願意留守。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