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統兵主帥,就是如此的尷尬,既不能表現的過於激進,也不能太過柔和。
其平衡的拿捏十分講究。
當然,李定國會有信心可以治好這支軍隊,也相信西域最終會在大明的治下走向繁榮。只是這一切需要時間罷了。
……
……
一場大勝過後,準噶爾人的自信心無疑得到了極大的增長。
僧格汗和噶爾丹第一時間擺開了慶功宴,犒賞有功將士。
對他們來說能夠戰勝明軍這樣一支不可戰勝的隊伍,無疑是十分不容易的。
從無到有的這個轉變也讓他們對未來的戰鬥十分有信心。
只要他們能夠堅持這個策略,便能夠把明軍成功耗死。
以明軍現有的戰鬥力,根本不可能雙線作戰。
只要準噶爾採取包餃子的策略,明軍將會十分的難受。
“兄長,依我看明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我們現在根本就不需要慌張,只要抓住機會一波猛攻,明軍就會潰散了。”
噶爾丹雖然只有二十齣頭,但心智遠不是這個年齡該有的。
這一點僧格自然很是清楚。
他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十分佩服,故而大事小事都找噶爾丹商議。
這次伏擊明軍的策略,其實就是噶爾丹提出的。
一開始僧格還有一些懷疑,擔心明軍是否會上鉤。現在看來,真的是他多慮了。
明軍真的就像是一頭蠢豬一樣撞了上來,撞昏了自己。
準噶爾的勇士們根本就沒耗費多少的氣力就把明軍收拾的服服帖帖。
這一點光從斬首的明軍士兵首級上就可以輕鬆看出。
收穫如此大的勝利,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準噶爾人勢必會佔據主動。
“以你之見,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做?”
僧格是一個務實的人,夸夸其談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去做的。
哪怕是噶爾丹吹的天花亂墜,如果不具備可操作性,那麼僧格也是斷然不會選用的。
“兄長,我們如今就是在明軍內心埋下了一根刺,讓他們互相猜忌。此事之後那李定國定然是不會對劉興明信任了。而那劉興明又是夔東部的代表。這也就意味着李定國會和夔東一脈決裂。如此一來,莫要說是我們故意分化了,便是什麼都不做,明軍也會是一盤散沙了。”
噶爾丹說的津津有味,僧格頓時覺得有點意思。
“你是說離間分化?”
“不錯,正是離間分化。”
噶爾丹擲地有聲地說道:“這一招在以前的時候是清軍最擅長用的。當年明軍屢次圍攻遼東,清軍總能化險為夷。兄長以為是什麼?就是因為清軍把反間計用的爐火純青。明軍被耍的團團轉,主將疑神疑鬼,這仗還怎麼打?”
他頓了一頓之後十分認真地說道:“我們如今就是故技重施,效仿清軍當年的策略。”
噶爾丹向來就是一個拿來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