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波斯皇帝,還能有誰在皇宮之中享受如此眾星捧月似的待遇?
他隨着宦官緩緩挪着步子朝前走去。
不是劉興明不想走的快一些,而是這名宦官告誡過他,在皇宮之中行走一定不能走的太快。
一來是避免驚擾到貴人,二來走的太快也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
劉興明完全不想去爭論,因為此時此刻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面見阿巴斯二世身上。
幾十步路劉興明覺得自己走了很久,直到走到距離阿巴斯二世不到十步的時候,宦官停了下來跪倒行禮。
劉興明則是微微躬身行禮道:“大明特使劉興明,拜見薩非帝國皇帝陛下。”
身為大明特使,劉興明是享受不跪的權力的。
對此阿巴斯二世倒是也不在意,擺了擺手示意給劉興明賜座。
隨後阿巴斯當先坐在了涼亭之中,十分刻意的打量着眼前這個大明使者。
皇宮之中自然是有翻譯的,所以阿巴斯二世和劉興明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存在任何的問題。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劉興明的身上,這些波斯皇帝的近臣都想要看看遙遠東方來的男人和波斯人有什麼分別。
“聽說你是大明皇帝派來的,此來波斯有何意圖啊?”
阿巴斯二世倒是開門見山,他已經想好了,與其繞來繞去的繞彎子,倒不如是直接一些,這樣也免得雙方互相猜忌。
“某此來是奉了大明皇帝旨意,想要和貴國結盟,一同抵抗奧斯曼蠻族的入侵。”
劉興明說的十分直截了當,阿巴斯二世聽了都是一驚。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和薩非帝國之間的恩怨可謂是由來已久。
當初奧斯曼人拿下君士坦丁堡之後,注意力並不在東邊,而是想要遠征歐洲。
無奈當時一統波斯的皇帝自信心膨脹,主動尋求與奧斯曼帝國開戰,最後落得一個慘敗的下場。
自此兩個帝國結怨,近兩百年來可謂是戰事不斷,互有勝負。
戰爭勝利的一方會把土地作為勝利的戰利品帶走,而失敗一方只能忍氣吞聲,以求東山再起。
總體來說,雙方戰績方面薩非帝國是吃虧的。
畢竟奧斯曼人的戰鬥力實在太強,即便是波斯人後裔也頂不住。
所以當劉興明說出大明皇帝想要和薩非帝國合作結盟,共同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時候,阿巴斯二世是打心眼裡歡喜的。
但是仔細一想,阿巴斯二世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首先大明國的位置其實是在帕米爾高原以東,也就是莫卧兒帝國的東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