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強勢之處在於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針對完全陌生的環境作出適合的改變。
這支明軍是水師,但因為島上有山地,所以他們也及時換裝以適應環境。
鄭經也來到了島上。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他的安全不成問題。
不知為何,來到島上后鄭經就覺得十分興奮,或許是鄭家人骨子裡的那種嚮往吧。
“下令搜山,一寸寸土地搜過去,不準放跑一個倭寇。”
明軍人數足夠多,多到擠在一個小島上顯得有些擁擠不堪。
而上山之後這一情況就得到了很好的緩解。
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什麼明軍應付不了的問題。
鄭經也十分的心安。
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場全方位碾壓的戰鬥。
只是情況似乎並沒有完全按照他想象中的那樣發展。
在明軍開始向山上攀登后發現倭寇真的躲在了山裡,而且倭寇卡的位置十分刁鑽,恰恰是明軍的必經之路上。
倭寇可以打得到明軍,而明軍打不到倭寇。
這別提有多窩火了。
鄭經心中十分氣憤,被人打冷槍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倭寇。
明明對方的實力不如你,但是他們就是不給你們打正面。
而且明軍現在面臨一個問題他們根本確定不了倭寇的具體位置。
擺在明軍面前的問題很棘手。
最好的選擇是直接燒山,把倭寇逼出來。
但不到萬不得鄭經是不會這麼做的。因為如此一來被倭寇擄走的百姓肯定也會被燒死,不值得為了殺滅倭寇而犧牲這些百姓。
……
……
第0970章 小浪嶼拉鋸戰
小浪嶼上的局勢一時間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哪怕是鄭經擁有着全面壓倒性的優勢,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他們是明軍,是官軍,必須對百姓們的生命負責。
而倭寇們顯然就沒有了這層顧忌。
相反,他們因為手中攥着這些百姓的性命,可以肆無忌憚的挑釁明軍。
他們利用這種方式激怒明軍,企圖讓明軍失去理智。
因為一旦明軍失去了理智,戰鬥力上就會打折扣,也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這些對於倭寇來說都是紅利,都是樂於看到的。
作為明軍陣中最穩定的一環,火銃手的地位是很高的。
無論如何鄭經不會讓火銃手沖在最前。
在前面探路的肯定是刀盾手。
說白了這就是當初鐵人軍發展的產物。
鐵人軍固然好,但是太貴了,哪怕鄭成功極盛之時也只能養得起幾百人。
之後鄭經對鐵人軍進行改良,集合戚家軍的刀盾手的優點,弄出了一個全新的兵種。
這個兵種兼具鐵人軍和戚家軍的優點,即不笨重也不昂貴,相反不僅是防禦力還是進攻性都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