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的校尉分列左右,朱由榔大步流星的走在正中的位置。
一眾內侍微微佝僂着腰,態度十分恭敬謙遜。
“皇帝陛下駕到!”
在一聲唱誦下,朱由榔來到了于謙祠的正堂。
“於少保,朕來看你了。”
朱由榔對於謙是十分崇敬的,在他看來於謙雖然是個文官,但是完全不像大明朝其他的文官那樣手無縛雞之力。如果將于謙和某個歷史人物進行類比的話,朱由榔更願意將他比為岳飛。
岳武穆和于謙雖然生在不同的時代,但二人的精神內格其實是高度一致的。
而是都是為了朝廷,為了國家,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在他們看來,個人不過是一具皮囊罷了,他們眼中只有黎民百姓,只有天下人。
朱由榔從內侍手中接過香點燃之後放進了香爐之中。
之後朱由榔直接在蒲團之下跪了下來。
一眾內侍、錦衣衛紛紛跪下。
在天子祭拜於少保結束之前他們都不可以起來。
朱由榔祭拜的很鄭重,沒有絲毫的敷衍。
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個流程,而是要竭盡所能的表現誠意。
畢竟天下人都在看着呢,文臣武將都在看着呢。
上行下效,朱由榔如何表現決定了臣子們如何表現。
朱由榔是希望臣子們都能像于謙一樣把朝廷利益百姓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
當然了他也知道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只要儘力而為就好。
他不需要人人都像于謙那樣捨生忘死,只要能夠達到于謙的五六分就足夠了。
禮畢,朱由榔起身朝外走去。
一眾內侍錦衣衛立即跟了上去。
拜祭了于謙之後,朱由榔下一個地方要去的是孤山。
孤山在整個西湖中的作用和地位可謂是絕對的舉足輕重。
可以說正是因為孤山的出現,讓西湖的格局有了截然不同的形式。
孤山不孤,斷橋不斷,也算是西湖奇景了。
孤山的人文意義更高於自然意義。
歷朝歷代無數文人雅士曾來過次。
朱由榔此番前來也算是給文壇給讀書人一個信號,那就是大明朝廷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天子的任何舉動都不是輕易做出的。
無數人眼睛盯着瞧着,哪怕一個輕微的噴嚏都會被人刻意的解讀。
所以朱由榔每每做出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絕對不會盲目。
孤山是一個湖中小島。
要去往孤山要麼選擇過橋,要麼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