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什麼臣能夠做的事情嗎?”
鄭成功不希望自己只是一個看客,只是一個旁觀的人。
他希望自己能夠真正的參與其中。
唯有如此,他才不會後悔。
“便是忠王不說,朕也會說的。”
朱由榔面上帶笑,侃侃而談道:“其實說來也簡單,忠王與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有過交手,你覺得他們的船和我們大明的船有什麼區別。”
“這……”
鄭成功一時間面露難色。
他確實和這三種人都打過交道,也繳獲了不少屬於他們的船隻,可要說兩者船只有什麼根本區別他還真的沒有看出來。
“臣愚鈍,並未看出什麼明顯區別。”
朱由榔一邊捋着鬍鬚一邊悠悠說道:“目前看來,區別尚不大,但不出百年就會有極大的改變。”
朱由榔雙眸中閃出一抹光亮,隨後朗聲道:“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會導致蒸汽船、蒸汽火車的出現。這些足以改變世界。”
距離英國的工業革命還有一百年左右的時間。
如果大明可以在此之前製造出蒸汽機,肯定可以走在世界的前頭。
不同於珍妮機,蒸汽機完全就是劃時代的產物,也是工業革命的最高峰。
朱由榔一心想要做出蒸汽機,可惜他只有最基礎的理論知識,這玩意可不是光靠理論知識就能做出來的,需要極有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工匠。
這一點,大明的匠人們顯然差了一些。
這和大明的國策也有關係,這些年來朝廷一直對匠人不重視。
畢竟自然學科在大明的傳播也就是這三五年的事情,指望短時間內做出大的改變自然有些不現實。
他們需要時間,但是朱由榔沒有太多的時間了。
所以朱由榔就把目光投向了鄭成功。
鄭成功好歹也是見多識廣,又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打過多年的交道,他一定手中有很多的匠人。
如果讓這些匠人看一看朱由榔畫出的蒸汽機圖紙,再根據圖紙進行一番實驗,沒準真的能夠把蒸汽機搗鼓出來。
一旦蒸汽機問世,各項技術都可以和其聯繫起來,大明的工業發展也會飛速進行。
“忠王,朕命你把所有手中的匠人全部呈出來,交由朕親自教授點撥。”
皇帝陛下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鄭成功當然不可能拒絕。
他立即領旨道:“臣遵旨。”
“好了,一路顛簸勞頓,想必忠王也累了,退下吧。”
“臣告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