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伊爾聞言暴怒。
這個更羅可謂是這支馬賊中僅次於布伊爾的第二把交椅,也是布伊爾最大的反對者。
二者的意見一直不和,只是因為布伊爾的支持者更多,從而能夠在博弈中勝出坐穩交椅。
但這並不是說布伊爾可以穩穩壓制住更羅。
事實上,更羅似乎從一開始就抓住布伊爾的軟處猛攻,之前之所以布伊爾可以壓制的住更羅,是因為布伊爾總能夠帶領馬賊們劫掠到肥羊。
既然決定做馬賊的人,心中自然沒有了任何道義可言。
在他們的心目中,利益是排在絕對首位的。
說他們有奶便是娘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更羅雖然那個時候反對布伊爾,但是布伊爾能夠把一大票人養的肥頭大耳,底下的馬賊自然願意追隨布伊爾。
更羅雖然絞盡腦汁,卻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但是如今的情況不同。
馬賊們已經有很多天沒有開張了。
本來想着狠狠從粟特商人身上撕下一塊肉來,誰曾想到明軍卻突然插了一腳。
好不容易把明軍盼走了,一眾馬賊心想終於可以動手了,誰知一向穩准狠的布伊爾突然犯慫了。
這下馬賊們心裡不舒服了,抱怨的也不在少數。
不少馬賊都認為這個局面全都因為布伊爾才造成。
更羅見有機可乘,便毫不猶豫的跳出來挑撥。
其實他說的那些話和之前並沒有太大的分別,無外乎是因為現如今一眾馬賊的心境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理解。
人就是這樣,有利可圖的時候怎麼都好,一旦利益受損,就會立即翻臉。
這是極為可怖的。
布伊爾當然也十分清楚。
更羅能夠帶走上千人,就有能量帶走更多的人。
如果對事態不加以控制,任由其發展,布伊爾根本不知道局面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對馬賊來說拳頭就是最重要的,是最大的話語權。
誰的拳頭硬,底下的人就會追隨誰。
若想要不被架空甚至篡位,布伊爾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向還沒有叛變的馬賊證明自己的雄心。
只要他率部前去劫掠,更羅攻擊他的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布伊爾很清楚眼下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必須當機立斷,挽回損失。
雖然現在他恨得牙根發癢,但他知道如今除了果斷行動沒有任何的選擇。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出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