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頁(1 / 2)

“都別吵了,我來說兩句。官軍來勢洶洶,肯定是有所圖的。我們必須以最壞的角度來思考準備。不然萬一官軍真的發難,我們肯定是會被打一個措手不及的。”

“當下的情況,官軍要想對我們發難肯定要上山。這裡的地形不用我多說了吧,肯定是易守難攻的。所以總體來說我們不用搶攻,等着官軍來攻才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這樣是不是太被動了。如果官軍選擇燒山呢。”

“相信我,官軍是不可能做這個選擇的。他們是官軍,這山上又不止我們,還有不少獵戶、百姓。他們若是燒了山,對於名聲有損,也無法給朝廷交待了。”

“哦,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死守好了。”

“也不完全是死守,緬甸方面也可以聯繫一下來。官軍此來氣勢洶洶,不達目的一定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說起來,我們會有今日,緬甸人可謂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此番他們不來增援的話,無論如何有一些說不過去。”

“但是,緬甸人若是不來怎麼辦?”

“他們多半會來,如果這件事被挑到了明面上他們的身份多半還是會暴露的。你以為到了那時他們就能獨善其身了嗎。與其被明軍各個擊破,倒不如與我們聯手搏上一搏。若是贏了,皆大歡喜。若是輸了,也沒有什麼科抱怨的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

“而且即便緬甸人真的不來也沒有什麼關係,畢竟我們只是派出了一個信使,而能夠真正看清楚他們的嘴臉,我們是左右不虧的。”

“好,我這就派人去聯繫。”

“另外這段時間盡量讓族人們都拘束一點,儘可能不讓官軍抓到把柄。我就不信了,官軍能夠把我們怎樣。”

……

……

臨安城府衙之中,知府姚東海愁眉緊鎖。

劉興明來到臨安府之後,各大土司們的舉動都變得十分乖張可疑。

幾乎所有土司的人都離開了府城,撤回到了山裡。

這無疑是一個信號,莫不是土司們已經有所察覺?

若是如此的話,那可是一個十分糟糕的信號。

因為一旦土司們有了警覺,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很好辦了。

“小公爺,這晉王殿下和忠王殿下什麼時候才能到啊。這下官眼皮子可是一直在跳啊。下官緊張的不行,一顆心啊這撲通撲通的跳,好像隨時都可能跳出來一樣。”

姚東海實在是忍不住了,找到劉興明大吐苦水。

他確實太慌張了,堂堂一個四品知府如坐針氈。

劉興明見了內心不免有些失望。

再怎麼說姚東海也應該沉穩一些啊。身為地方主官如此慌張,若是被下屬看了會怎麼想。

豈不是自亂陣腳啊。

但他知道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對姚東海過於嚴厲的責備,因為這隻會適得其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