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假思索的本能的向外衝去,親衛們連忙跟上。
他們都很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毫無疑問喊殺聲是從外側傳來的,似乎是營寨大門的方向。
若哥率領親衛直奔過去。
作為土司,營寨發生事情他理所當然的要衝在最前面。
這和中原王朝的皇帝喜歡深居宮中垂拱而治很不一樣。
一直以來,不管出現什麼事情若哥都是沖在最前面的。
可他率部來到寨門時愣作一團,一支軍隊正在對寨門發起進攻。
攻勢可謂凌厲無比,壓迫的寨子里的守衛難以招架,這才會吹起號角搬救兵。
對方毫無疑問是明軍了,不過從對方的人數判斷似乎並不是很多。
這讓若哥感到十分羞恥。
若是對方人多,哪怕是勢均力敵倒也罷了,偏偏對方的人數沒有他們多。
而且他們還是主場作戰,還有一座寨子拒守,卻打成了這個鳥樣子,無論如何有些說不過去。
若哥就像是被人狠狠的扇了一巴掌一樣,感到無比的屈辱。
“來人啊,增派人手,我倒也看看明軍是有三頭六臂還是怎的。”
土司一聲令下,親衛們自然是遵命照做。
土兵們的戰鬥力還是有的,無非是一上來有些被打蒙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他們已經恢復到了最佳的狀態,在土司的鼓勵慫恿下也開始了兇狠無比的進攻。
明軍這邊的統兵將領不是旁人,正是賀珍。
他知道李來亨率部繞到土司營寨的背後進行奇襲,所以他選擇帶領僅剩下不多的士兵來到營寨正門進行攻打,以吸引土司士兵的注意力。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只要土司的注意力被吸引到營寨大門處,李來亨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
賀珍當然可以選擇按兵不動,這也是李來亨給他的要求。
但是賀珍覺得這樣無論如何有些說不過去。
一來他們是多年的好朋友,而來賀珍也沒有瞪眼看友軍廝殺什麼都不做的習慣。
所以他選擇了來這裡,儘可能的吸引土司的注意力。
明軍很清楚他們的任務是什麼,所以分寸的拿捏恰到好處,既不會讓土司起疑心,也可以保證一個適當安全的距離,這樣就算是情況不妙要撤軍的話,也不會太過為難。
即便在夔東十三家中,賀珍也不是絕對優勢的那一個。
論勇猛他不算是最勇猛,論足智多謀他也無法派到前列。
但是他待人赤誠,從來不會讓人抱怨,他就像是一塊泥巴,哪裡需要他了,他就會毫不猶豫的到哪裡去補。
人們需要名將,但更需要賀珍這樣的補鍋匠。
這也是賀珍到目前為止可以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