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頁(1 / 2)

除了奮力一搏以外他們沒有任何的選擇。

不過,波斯人終歸還是展現出了骨子裡的韌性,讓阿米爾汗知難而退保存實力。

只不過他卻不是一走了之,而是暫避鋒芒。

畢竟喀布爾城是一定要拿下的。

他身受皇帝奧朗則布的命令,可謂是立下了軍令狀。

若是不能完成這個任務,且不說無法在皇帝面前解釋,光是自己就無法原諒自己。

莫卧兒人怎麼會不如波斯人的呢?

他們只是還沒有找到終結這場戰鬥最合適的方法。

眼下波斯人成功進入喀布爾城休整,莫卧兒人也沒閑着。

在阿米爾汗的命令下他們來到喀布爾城周邊,大肆搜刮糧食。

這個舉動可謂是拍到了點子上。

因為莫卧兒人來的突然,喀布爾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要及時撤走附近的百姓,把糧食都搬運到城內。

所以莫卧兒大軍根本不需要考慮大軍就食的問題。

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將所有的糧食集中到軍營里。

從搶到的糧食數量來看,足足可以支撐他們三個月之久。

而且他們搶到了糧食,等於別人就少了糧食。

喀布爾城中固然會有一定的存糧,但是同時供給波斯人和喀布爾人就有些顯得捉襟見肘了。

一旦出現了糧食問題,所有的問題和矛盾就會都爆發出來。

即便喀布爾人有求于波斯人,也無法解決這個矛盾。

阿米爾汗覺得拖得時間越久對他越有利。

所以他現在倒是不那麼期待所謂的閃擊戰解決對手了。進入相持階段,也有相持階段的快樂。

時至今日,阿米爾汗重新找到了當初領兵作戰時候的快感。

要麼等波斯人和喀布爾人起衝突和矛盾,要麼等他們出城的那一刻。

反正現在莫卧兒人處於暗處,完全不需要着急。

……

……

經過了最初幾日的愜意后,古伊爾發下喀布爾城中的生活遠不如他想象中的那麼好。

雖然喀布爾城在某種程度上和薩非帝國的首都伊斯發罕城類似,但是繁華程度遠遠無法相提並論。

可以說喀布爾城就是一個低配版的伊斯發罕城。

若僅僅是如此倒也罷了,但是古伊爾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喀布爾人對波斯軍隊的敵意。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警惕。那種警惕的感覺是寫進骨子裡的。

所有的人幾乎都和波斯軍隊保持了一段安全距離,生怕波斯人會突然對他們不利。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