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有點咸,鹽少一點,辣椒再多放一點,這樣就完美了。”雲苓認真地點評着,誇獎道,“再多烤幾次,長大就能開店了!”
火團高興壞了,立馬又搗鼓着胖蘿蔔似的小短腿,跑到青銅鼎旁繼續烤起下一批肉串。
這時,雲苓的右側出現一個漂亮的琉璃杯。
“媽咪,喝水就不咸了。”
雪團雙手捧着一杯冷飲,裡面放的是他剛制好的冰塊和糖水,還有幾顆紅紅的小果子。
雲苓接過一飲而盡,意猶未盡地道:“味道不錯,乖兒子,續杯!”
聞言,雪團拿回琉璃杯,又吭哧吭哧地調製起冷飲來。
蕭壁城回到東宮的時候,便看見兒子們又在不辭辛苦地伺候那“癱瘓在椅”的老母親。
昭仁帝先前來東宮時看見這一幕,對此頗有微詞,說雲苓不該拿堂堂皇太孫當下人一樣使喚。
但云苓卻一本正經地道:“這不是使喚,這叫從小培養動手能力,學習獨立生活的技巧。他們這一輩子可以不做飯,但是不能不會做飯,萬一哪天出門在外,身邊沒個侍從,豈不是要餓死?”
昭仁帝實在沒話說,他和雲苓對於教養孩子的理念鴻溝有東都大裂谷那麼深。
比如雲苓經常會讓兩隻奶團做打掃衛生的活計,也不許嬤嬤和宮婢們幫忙收拾玩亂了的玩具。
孩子做得好了,便獎勵他們數量不同的銅板,然後可以用這些銅板換新玩具和點心。
昭仁帝心裡不認同,但嘴上不願和雲苓過多爭吵,何況這也不是他的兒子,手伸不了那麼長。
只不過他看不過眼的時候,會私下塞些銅板或着點心給兩個孩子。
後來被雲苓發現銅板數量不對,問了后才知是昭仁帝給的紅包,不由得嚴厲地說了他幾句,然後將銅板改成了小紅花手冊。
事後昭仁帝尤其委屈,覺得自己明明是疼孫子,還沒討着半點好,實在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