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自己沒有去建康的孫氏本家,會如何?
一切冤孽,皆是從那時而起。
孫微雖然出生在遙遠的南境小城安寧,可祖上並非無名之輩。
孫家出自吳郡,是江左望族。
當年元帝南渡,曾祖孫玄帶頭相迎。而後元帝建元會隆,定都建康。孫玄有從龍之功,被封懷安縣侯,二子孫彧和孫修皆在朝中謀得官職。不過僅四年後,孫家因為受廬陵王司馬護牽連獲罪。孫彧為了保全家族,挺身而出包攬了罪責,最終被流放至南方的高涼郡安寧城。
孫彧流放后,孫家視其為洪水猛獸,恐受牽連。流放五年,竟無人噓寒問暖。
孫彧早已看透了世態炎涼。刑滿之後,孫彧沒有回建康,而是留在安寧,在高涼太守手下當一個無品小吏,並在當地結婚生子,生下了一子孫念,繼而有了孫女孫微、孫子孫喬。
家中的男丁孫念和孫喬天資平庸,倒是孫女孫微頗為聰慧。
從小,孫微就是在眾人的誇獎之中長大的。
她生得一副美人坯子,又心思聰穎,很是討人喜歡。
尤其是祖父孫彧。
他對孫微頗為看重,親自叫她讀書識字,授業解惑。別家女兒埋頭學習女紅的時候,孫微卻能與人比試詩賦,引經據典,說出文章里的道理。
母親曾抱怨,說女子讀書一不能當秀才二不能舉孝廉,有什麼用?祖父卻不以為然,說他的孫女,必是要成為人中龍鳳的。
而孫微得孫彧真傳,言行舉止皆與同齡人不同。她知道安寧小城困不住她,總有一日,她要去更寬廣的天地看看。
建陽十二年,孫彧病逝,孫家失去了孫彧的俸祿,捉襟見肘,連生計也難以維持。孫彧早預料到了這番光景,於是在臨死前留下一封信,讓孫念帶全家去投靠遠在建康的叔父孫修。
建陽十三年,孫微姐弟隨父母一道離開安寧,來到了嚮往的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