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司馬嫣的丈夫是尚書僕射王磡,出自太原王氏,亦是太后王氏的同宗。王氏如今正是權勢滔天之時。為了鞏固王氏的地位,太后和長公主努力撮合司馬氏和王氏的聯姻。
司馬氏家的親王無不迎娶王氏女,其中只有一個例外,那便是司馬雋。
聽聞王磡的侄女王璇璣從小就喜歡司馬雋,太后和長公主亦樂見其成,可司馬雋死活不依,不僅變着法子拒絕與王氏聯姻,還定下了和崔家的婚事,叫長公主下不來檯面。
沒有人比長公主更想毀了這門婚事。
“你是個聰明人,”長公主那時聽罷,道,“冒着得罪豫章王和崔氏的風險為本宮分憂,不會無所求。你想要什麼?”
孫微道:“妾請為豫章王妃,請殿下成全。”
長公主聽罷,忽而笑了起來,“你想當豫章王妃?憑什麼?”
孫微面對譏諷已經十分習慣,進而從容地說:“若這門婚事當真毀了,殿下希望豫章王殿下迎娶誰?只要殿下還盼着將這門婚事握在手裡,妾就是殿下不二之選。”
孫微已經想的十分透徹。司馬雋即便不娶崔宓,也絕不會娶王氏女。長公主唯有退而求其次——找個信得過的異姓女子嫁給司馬雋,亦是另一種方式的聯姻。
她道,“妾出自吳郡孫氏。孫氏與王氏隨有天壤之別,卻也是學問出眾的官宦世家,不至於辱沒了豫章王殿下。然而妾是旁支,與長房關係甚遠,說是同族,卻與外人無異。妾無依無靠,只有長公主可為倚恃,長公主但凡有命,妾絕無違逆之心。”
長公主被說服了,可她不相信孫微能毀了這門親事,只道:“你若有那個能耐,本宮理當應你。一切等你辦成再說。”
兩個月過去,長公主早已將孫微的妄言忘在腦後,豈料孫微果真辦成了。
去打探消息的侍從很快回府復命,崔家確實退了彩禮。
孫微鄭重拜道:“當時的允諾,妾已經辦成。妾要的婚事,還請殿下成全。”
長公主靜靜打量她片刻,而後道:“此事本宮說的不算,還得問太后和豫章王的意思,你且先回去等候消息。”
等消息的時間裡,孫微度日如年。
孫微以為自己給的理由無可挑剔,當很快收到定論才是。
直到三日後,孫微才等到請帖。只是那帖子不是出自長公主府,而是來自豫章王府。
一向對聚宴興緻平淡的司馬雋,竟是要召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