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和世子想到一塊兒去了!”謝霄驚喜地說,想了想,又道,“只是,這辦法有弊端。若明年孔岐捲土重來,北府和江州需得舉全府之力迎敵。如此,軍屯的耕作不就荒廢了?”
孫微淡笑:“因此,還有第二計。”
她說罷,寫下“發還樂屬”四個字。
謝霄兩眼一亮。
所謂樂屬,就是擺脫了奴籍的佃客。前兩年,王磡與謝霄的父親常陽侯在朝堂上的爭執越發明顯。他為了對抗常陽侯手中的北府,意圖擴充禁軍,於是在三吳地區強征樂屬。也是因此,致使民怨四起。三仙教突然壯大,亦與此有關。
孫微道:“請世子與太子商議,設法發還樂屬至軍屯。這些佃客本就是以勞作換取報酬。若為軍屯勞作能換取稍高的報酬,一來有利於平息民怨,二來等到戰事,軍屯的農耕就能得到保證。”
謝霄恍然大悟:“此計甚妙,可王磡已經征了那麼多的樂屬,吃到嘴裡的肉,他可會吐出來?”
“這倒不怕。”孫微道,“三吳之地,因着強征樂屬而生亂,這些樂屬早就成了燙手山芋。王磡日日在朝中受人責罵,如今給他一個台階,他想必樂見其成。只是王磡也並非傻子,這事要成,不可強行,得用巧勁,還請世子多多請教周太傅。”
“是,在下記住了。”謝霄道,“還有么?”
“這是最後一計。”孫微說著,寫下“流民回鄉”。
“戰亂之時逃散出去的流民,在外沒有屋田,能回鄉於他們而言是最好的歸宿。請世子設法讓會稽府頒布政令,收攏荒地,減免賦稅,廣而告之,吸引流民回鄉耕種。”
她說罷,將手上的紙遞給謝霄:“方才說的,都能記住么?”
“能!”謝霄道,“在下幸好跑了這一趟。聽王妃一番話,受益匪淺。”
孫微笑了笑,實則有幾分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