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同誌第五次北伐,誌在必得。然而又在此時葛亮同誌得到一晴天霹靂:青年大將關興病亡!葛亮同誌聞訊大哭昏倒,半晌才蘇。這也可以理解——蜀漢本就人才不濟將星凋零,現又折損一德才兼備之青年猛將,葛亮同誌怎能不為之痛心?
聽聞蜀漢相伐,魏帝忙令司馬懿領兵出征。臨行前曹睿賜司馬懿一手詔,要其率軍到渭河沿岸後宜堅壁固守,待耗到蜀軍糧
儘再行追擊。此計甚當,首先充分利用了地利和魏軍糧草充沛之便;其次避免了己方戰術運用之短。由此可見魏帝曹睿並不傻!
司馬懿來到渭水沿岸,除了在渭水南岸安營紮寨外還做了兩處布置:首先,在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橋,令先鋒夏侯霸、夏侯威兄弟倆率大軍五萬在渭水北岸安營;在大營之後的東原又築起一城,以防不測。
可能有的大大看到這裡會覺得奇怪:在大營之後築城可以理解,但為啥要令先鋒在渭水北岸紮營?這樣豈不喪失了部分地利之便?其實P民我也是如此認為,實在不解!
葛亮同誌設計來攻,結果吃了個大敗仗。直到這時葛亮同誌才意識到但靠蜀漢之力北伐不可能成功,便寫信給吳主孫權,要其也出兵配合。孫權也並不傻,欣然同意。
而這邊司馬懿設下一苦肉計:其派出偏將軍鄭文前來詐降,而且為了不讓葛亮同誌生疑居然又派出秦朗之弟秦明前來挑戰,居然讓鄭文在兩軍陣前將其當眾斬殺!司馬懿此招實在過於陰毒,完全超越了人性底線;P民我每每都到這裡,都不禁掩麵歎息!
而葛亮同誌最後還是識破了司馬懿之計;其將計就計,最後大破司馬懿,斬殺了秦朗。這位曹魏的前將軍秦朗實在是下場悲慘,兩人在短短數日內都死於非命,實在讓人可悲可歎。
而隨後這位前來詐降的偏將軍鄭文也被葛亮同誌誅殺。在這件事情上P民我對葛亮同誌多有腹誹:既然已經許諾隻要鄭文配合就不僅免死還予以重用,然而如今卻食言而肥,處死鄭文。如此失信於人,恐怕會影響己方軍心,而曹魏往後也無人乾降!
本來此仗司馬懿都會在劫難逃,但由於其長子司馬師的勸諫,最終司馬懿采用了較穩妥的行動方案。由此可見其長子司馬師同樣智謀過人,真虎父無犬子也!
由於蜀軍糧草轉運困難,葛亮同誌便製作了不少“木牛流馬”,以便運輸軍糧。司馬懿探知了消息,自然想搶來研究,奇文共欣賞師夷長技以製夷。在此葛亮同誌再次顯示了其高明之處——他故意讓自己的“撒手鐧”被老對手司馬懿搶去幾匹。司馬懿隨即命令部下趕緊仿製,孰料這些工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照貓畫虎,最關鍵的技術點沒有摸清。最終葛亮同誌以區區幾匹木牛流馬的損失而換來了魏軍的大批軍糧,這筆買賣著實劃算!
最後想要詳細說說的是,三國是個拚爹的時代。就拿葛亮同誌來說吧,其在出師表中自稱“臣本布衣,供耕於南陽”,實際那隻不過是自謙之辭。在真實的曆史中葛亮同誌的家族在山東諸城可是望族,叔父曾經擔任過太守一職。後來由於戰亂而避居南陽,同樣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葛亮同誌與當時的荊州牧劉表是姻親,為此不惜娶了位醜得在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老婆。葛亮同誌在南陽也不是貧下中農更不是什麼“雇農”,人家一天到晚研究學問交朋絡友,是絕對的“有錢有閒”一族。在《三國演義》一書中,葛亮同誌住著鄉間彆墅,家裡還有“童子”(即傭人),不是訪友就是“草堂春睡足,醒來日遲遲”,一副十足的惡霸地主造型。葛亮同誌結交的也不是普通人,不是司馬徽就是徐庶,或是什麼“荊州四友”等閒得蛋疼的人物,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善炒作能作秀,個人名氣極大,屬於不折不扣的“無冕之王”,都掌握著極大地話語權,影響著當時的輿論風向。跟這些人搞好關係,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來做後盾是很難想象的。
葛亮同誌的家族也是名人輩出。他本人是蜀漢政權的二把手,哥哥諸葛瑾則在東吳是正國級乾部,族弟諸葛誕是曹魏的戰區司令員。甚至在諸葛瑾因驕橫不法被滿門誅殺後,葛亮同誌為延續其家族在東吳之血脈還過繼了自己的一個兒子給諸葛瑾!而張飛的老婆甚至還是曹操堂弟夏侯淵的侄女,雖然野史傳說這是張飛搶來的,但各位聰明的大大們信嗎?天下會有如此巧合的事嗎?
在古代社會,娶仇家之妻為妻妾的事情非常普遍。雖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然而P民我認為如此行為也有它的現實意義。首先此舉能有效懾服人心;其次此舉能迅速將兩個敵視的家族結為親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