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1 / 2)

過了一會兒,漢軍少年體力稍微恢復,傷口已經逐漸癒合,對驚退鮮卑騎兵的徐天心懷感激:“這位大人當真是朝廷派來的騎都尉?”

“千真萬確。”

徐天手腕一翻,官印在手。

用一萬功勛值兌換騎都尉,徐天帶着官印四處坑蒙拐騙,但漢家的官職就是好用。

怪不得沮授建議袁紹、荀彧建議曹操,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大義之旗,豈是玩笑。可惜袁紹遲疑,讓曹操捷足先登。

漢軍少年確定徐天的身份,立即行禮:“雁門郡小吏張文遠拜見騎都尉大人。”

張文遠……

張遼?!

徐天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震撼不已。

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這個少年就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

沒想到此時的張遼,竟然才這麼年輕,而且只是雁門郡一個小吏。

張遼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左右,因為常年生活在烽火連天的雁門郡,所以比同齡人更加成熟和剛毅。

馬邑、張遼……

徐天想起來了。

根據《三國志》的說法,張遼是漢武帝時期提出“馬邑之謀”的馬邑縣豪商聶壹之後,後來為避怨而改變姓氏。

張遼很早就在雁門郡擔任郡吏,以武勇著稱。

後來并州刺史在抵禦胡人時,戰敗被殺,丁原出任新的并州刺史,聽聞張遼的名聲,於是招張遼為從事。

從此,張遼進入中原,名聲遠揚,成為五子良將、合肥止啼者、孫十萬剋星。

這是歷史上的事情了,而現在,五子良將就在眼前,徐天內心已經在設想108種招募張遼的方法。

一般來說,招募史實武將、演義武將,前提是獲得對方的好感,這一點徐天已經做到了。

當然,僅僅有好感度還是不夠的,比如陳登擁護劉備繼任徐州牧,但劉備敗走後,也沒有繼續跟隨劉備,而是投靠曹操,因為陳登更加重視家族的利益,誰可保住徐州就跟誰走。

又比如徐庶,將他的老母抓了,徐庶就會乖乖到來,至於出力不出力,另說。

不同的武將,有不同的隱藏招募條件,投其所好,才能順利招募。

潘鳳的隱藏招募條件是主公要有官職。

而張遼的招募條件,徐天要設法找到。

現在的張遼身份不高,招募條件肯定沒有那麼苛刻。

相比以武力見長的潘鳳,張遼才是徐天心目中的統帥人選。

徐天嘗試拐走年少的張遼:“我蒙受天子之恩,將討伐巨鹿郡之黃巾,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不知文遠可否願隨我前去冀州?”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