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東猛虎結義?
徐天倒是不介意,孫堅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主公與騎都尉結義,我們並無意見!”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還要多虧徐天出手相救,才沒有全軍覆沒,對徐天心生好感,一致認可。
“哈哈哈,此次雖然交惡董卓,但得到一結義兄弟,不枉我孫文台來關中一趟。來人,備下烏牛白馬,我與義弟立下誓約。”
孫堅一掃之前的不快。
二人於漢軍營地焚香結義:“孫文台、徐子云,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孫堅補充一句:“如董卓禍亂朝綱,我們兄弟共除之!”
“我們兄弟共除之!”
董卓最頭疼的兩個人物,結成了異姓兄弟。
第九十章 第三本太平要術
西涼叛軍與漢軍對峙月余,徐天與孫堅結成異姓兄弟以後,聯手陷陣,屢敗叛軍。
西涼叛軍士氣低落,見關中防守森嚴,而皇甫嵩、朱儁討伐南陽郡黃巾軍即將歸來,又寒冬將至,於是開始撤向西涼方向,關中危機暫時解除。
不過,西涼叛軍盤踞在涼州一些郡縣,整個涼州還在西涼叛軍的威脅之下。
朝廷之中,有人甚至向漢靈帝建議放棄涼州,但被否決。
西涼叛軍退走,徐天知道朝廷沒有徹底平定涼州叛亂的力量,於是整頓兵馬,打道回府。
徐天帶來的三萬冀州軍,折損了數千人,還剩下兩萬餘。
徐天又俘虜了上萬西涼叛軍和兩萬匹西涼戰馬,作為戰利品,足以彌補損失。
徐天提前向大將軍何進邀功,並且計劃返回常山國,作為何進的外援。
至於到時候是否真的要進京幫助何進,那就視情況而定了。
孫堅與董卓產生分歧,水火不容,朝廷令人調停,又調遣孫堅前往長沙鎮壓提前叛亂的賊將區星。
董卓則進軍陳倉,收復被西涼叛軍攻陷的城池,並且嘗試平定涼州。
因為車騎將軍張溫無能,無法節制兩員部將,所以朝廷更換皇甫嵩為討伐西涼叛軍的主將,節制董卓。
董卓確實害怕皇甫嵩。
張溫、周慎都被換下,二人也十分鬱悶。
“義弟莫要忘了結義之事,有朝一日,共同匡扶漢室。”
孫堅牽馬,與徐天道別。
“不出幾年,或許董卓會作亂,到時候,我們聯手擊敗董卓。”
徐天為討伐董卓提前做好準備。
孫堅與董卓結下仇恨,不難解釋孫堅為何執着於在討伐董卓時,無論如何也要擊敗董卓。
孫堅抱拳道別,然後翻身上馬,對江東四將說道:“我們上馬,目標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