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雲淡風輕地答道:“多半是黑山軍擔心後路被明公切斷,故回師迎戰明公。”
“大哥有難,我們趕緊領兵出城追擊!”
潘鳳作為元老,大為著急。
“可以。”
沮授再次感知城外的氣息,發現黑山軍並沒有設伏,於是同意潘鳳出兵。
“昨夜夜觀天象,凶兆在南,不知是否可逢凶化吉……”
沮授擁有“觀星術”,可以一定程度趨吉避凶,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比較變態的能力,相當於西方文明的先知。
“潘將軍,我與你同去。”
沮授認為自己有必要親自出手。
第一百章 張郃來援
鄴城,冀州刺史王芬收到了徐天的求援信。
對此,王芬本不大想理會剛剛挖走沮授的徐天,但王芬是漢帝國的冀州刺史,他治下的常山國遭到黑山軍攻打,出兵相救,責無旁貸。
王芬找來許攸:“子遠,常山相徐子云來信求援,你怎麼看?”
許攸緘默良久,答道:“回信應允之,令其與黑山軍兩虎相鬥,兩敗俱傷。明公可暗中準備兵甲,進軍常山國,與常山相反目成仇,將黑山軍和常山相都一併除了,順勢將常山國攬入囊中,此乃上策。”
“兵分兩路,一路牽制魏郡黑山軍,一路進入常山國,擊退黑山軍,保持均衡,此乃中策。”
“坐視不理,保有鄴城,不動如山,任憑黑山軍、常山相消滅彼此,養虎為患,此乃下策。”
許攸很快將三種策略擺在王芬面前,任由王芬挑選。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自然最好。只是我為冀州刺史,放任黑山軍進攻常山國,恐怕朝廷追究下來,我難逃其咎。若是黑山軍攻下常山國,其聲勢如同黃巾軍,冀州百姓疲敝,我之罪過。”
“依我看,還是中策為好,符合中庸之道。”
王芬最終選擇了中策。
許攸暗中嘆氣。
中策,雖然沒有什麼問題,但缺少冒險精神。
亂世梟雄,多半劍走偏鋒,以蒼生為棋子,豈可心慈手軟?
有些人,天生就是梟雄,比如黑化的曹操。
許攸更加希望在一位梟雄人物麾下擔任謀士,行事不必顧此失彼。
王芬希望擊退黑山軍,維持現狀,而不是趁着剿滅黑山軍的機會,與徐天火併,佔領常山國。
他錯過了一次機會。
王芬對許攸說道:“何人可領兵牽制盤踞在魏郡的黑山軍渠帥於毒?又有何人可領兵相救常山國?”
“耿武、關純可牽制於毒,張郃可領兵相救常山國。”
許攸對冀州諸將的能力頗為了解。
張郃在黃巾之亂已經表現出很強的戰力,將來也是一員良將。
所以,許攸認為張郃可救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