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作為黑山軍首領,應該不會失去理智。
各支漢軍收兵,僅僅被俘虜的黑山軍青壯,就有幾十萬人。
冀州軍、并州軍、常山軍,瓜分了這群俘虜。
“大人,我們又見面了。”
張郃牽着戰馬過來。
贊皇山大戰八日,張郃卻第一次與徐天相見。
張郃對徐天的好感度不低,又欽佩徐天在贊皇山與張燕大戰鏖戰的膽力,好感度更高。
影響張郃態度的還有沮授。
沮授到常山國擔任縣令,張郃一向相信沮授的目光。
“此次討伐黑山軍,多虧你來相助,否則會為張燕所敗。等我們回到真定縣,一定痛飲。”
“好。”
張郃同意下來。
有戲!
徐天可以通過張郃的語氣推測張郃的好感度。
張郃願意到真定縣慶功,那麼說明張郃已經認可自己。
“公與,此次你也居功甚偉。”
徐天更加重視沮授。
張郃沒有沮授相助,也無法斬殺幾十萬黑山軍。
沮授、張郃本來是冀州刺史的部下,誰擔任冀州刺史,二人就效忠誰。
不過,在徐天的努力下,冀州刺史部的文武大臣歸心。
沮授將功勞讓給張郃:“張司馬帶二十萬冀州軍來援,功居第一。”
“好了,你們二人不必謙讓,這些戰利品,你們平分。”
徐天毫不吝嗇,將部分戰利品分給沮授、張郃二人。
并州武將張楊帶着楊丑、眭固、高順三人,前來向徐天辭行:“大人與黑山軍鏖戰,黑山軍早已疲憊,在下實在勝之不武。如今黑山軍敗走,我等該回晉陽向刺史大人復命了。”
“你們助我擊敗黑山軍,我當在真定縣為你們接風洗塵……”
徐天可不想放走張楊等人。
楊丑,甚至張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高順。
高順的性格是死忠,只要高順認定的主公,至死不渝。
在高順認主之前,如果可以成為高順的主公,那麼就不怕以後活捉高順,而高順不會投降的情況。
所以,徐天設法將高順留下。
張楊言語堅定:“近來我們的斥候暗中得知,南匈奴休屠各部與鮮卑人勾結,威脅九原、雲中、雁門等郡,刺史大人為此感到困擾。此次我領二十萬精騎進入常山,匈奴、鮮卑蠢蠢欲動,因此必須儘快將這支騎兵調回邊塞。望大人見諒。”
“原來如此……”
怪不得這支并州騎兵這麼能打,高順也在其中,原來是守塞的精銳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