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1 / 2)

兗州的曹操、鮑信、劉岱、張邈等諸侯也比較兇猛。

徐州世家、泰山賊臧霸幫助陶謙擊敗黃巾軍。

殘餘的黃巾軍只好流竄到青州,結果青州黃巾軍越來越多,青州刺史焦和、北海相孔融,偏偏沒有什麼能力鎮壓。

現在的青州就是一個炸藥桶,隨時可能爆炸。

“義弟,你統帥大軍攻城,還是我統帥大軍攻城?”

孫堅與徐天商議。

孫堅統帥軍團的能力很強,擔心徐天不擅長攻城,有親自下場的意思。

“我有一將,可出任主將,義兄從攻即可。”

徐天沒有親自統帥大軍攻城,而是派出了擅長攻城的樂毅。

五國伐齊,樂毅下齊國七十餘城,相對應的,樂毅擁有強化攻城的能力。

“樂毅將軍,有勞你了。”

徐天向林芷兒借來樂毅,帶領四路諸侯聯軍,作為第二批攻城部隊。

樂毅說道:“末將儘力而為。”

西涼軍不戰而退,樂毅沒能與李傕、郭汜交手,而虎牢關是固定目標,樂毅正好發揮作用。

曹操、鮑信、劉岱、張邈、袁遺五個兗州諸侯,則以曹操為主將,于禁為副將,率領兗州軍,作為第三批攻城部隊。

最後五個諸侯,公孫瓚、袁術、孔伷、張超、王匡,其中孔伷、張超、王匡只是來湊數的諸侯,公孫瓚與袁術爭奪主將之位。

按照戰功而言,常年在邊塞與烏桓騎兵廝殺的公孫瓚,甩開袁術十八條街。

袁術認為自己四世三公,當不了盟主,難道還不能當五路諸侯主將嗎?

“袁公,虎牢關有西涼軍數百萬,我方大軍之性命,在主將一念之間,並非兒戲。公孫將軍威震邊塞,在胡人部落之中,素有‘白馬將軍’之稱,理應擔任主將。”

劉備力挺公孫瓚,與袁術爭鋒相對。

盟主還可以由聲望最高的袁紹擔任,但主將必須是統帥之才。

原因很簡單,戰場上,主將的軍團特性越強,統帥值越高,對己方越有利。

軍團特性可以提升士兵的戰力,統帥值可以影響軍團特性加成的士兵數量。

袁術和公孫瓚的統帥能力,相差太大。

比如,同樣品階、等級、裝備的騎兵,在袁術的加成下,戰力可能是5,而在公孫瓚的加成下,戰力可以提升至10,甚至更高。

袁術黑着臉:“那是因為我袁公路沒有機會戍守邊塞,否則,胡人對我袁公路更加畏懼!”

“哼。”

關羽冷哼一聲,對世家大族出身的袁術甚是輕視。

袁術之前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

偏偏袁術還自視甚高。

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見,只是袁術更加偏執。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