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頁(1 / 2)

“驍……驍騎將軍……!”

“我們主公已從西城門離開此城,請將軍不要殺了我們,我等願降!”

“我等乞降!”

留守領主府的兩三千士兵,紛紛下跪,向徐天乞降。

“看來袁紹已經膽怯……”

袁紹不戰而逃,這個結果,有些出乎徐天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年輕的袁紹,意氣風發,怒懟董卓。

然而,在接連戰敗以後,袁紹像是失去了膽魄,連與徐天交戰的勇氣都沒有。

徐天本來還計劃與袁紹在城主府,來一場皇城對決。

可惜,袁紹敗走。

“袁紹走西城門,而不是南城門,看來,袁紹要去并州。”

徐天通過袁紹離開的方位,大致判斷出袁紹的戰略意圖。

袁紹僅僅帶着騎兵逃亡,鄴城大部分兵馬,群龍無首,陸續向徐天投降。

徐天以極小的代價,佔領鄴城,繼承袁紹的冀州大軍。

陳慶之、張遼、徐晃、張郃等武將,分別佔領各座城門。

袁紹走的太過匆忙,連冀州牧的官印都沒有帶走。

沮授作為曾經的冀州刺史別駕,對鄴城有多少家底,了如指掌,而且,一眼認出來了冀州牧的官印。

沮授雙手捧冀州牧官印,當著攻入鄴城的文臣武將面前,一步步走向徐天,將官印呈上:“冀州牧袁紹,治理州郡無能,冀州百姓飽受戰亂之苦,生靈塗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請主公接任冀州牧一職,保境安民。”

其他文臣武將紛紛勸道:“請主公接任冀州牧一職,保境安民!”

徐天接過冀州牧官印,並不虛偽推辭:“看來,非本將軍接任冀州牧不可了。”

天子被董卓挾持,這反而給了各地諸侯自領州牧、將軍的機會。

徐天接替袁紹,自領冀州牧,只需派一個使節到長安城,上表天子,董卓自然會順水推舟,默許此事。

畢竟,即使董卓不同意,徐天照當不誤。

所以,董卓一般情況,會同意各個諸侯的請求,享受一把當天子的感覺,還能拉近與各個諸侯的關係。

只要徐天不聯合孫堅來騷擾自己,董卓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城外,玩家大營,這些玩家連夜觀戰,發現經過一夜戰鬥,鄴城竟然被徐天攻陷了!

按照東漢玩家、各大諸侯的推測,袁紹至少可以堅守一個月時間。

但這才是攻打鄴城的第五日啊!

一座巨型城池,就這樣淪陷了?

“袁紹落荒而逃,不戰自潰!”

“常山國徐子云,已經自領封冀州牧!”

整個東漢區,玩家、諸侯,一片嘩然。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