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1 / 2)

閻柔輕車熟路,利用游牧部落的關係,完全有能力牽制公孫瓚,給公孫瓚造成不小的困擾。

“你仍然為護烏桓校尉,擊敗公孫瓚后,可升遷為將軍。”

既然閻柔決定賣命,那麼徐天也不能沒有一點表示,許以高官。

“多謝將軍!”

閻柔在南皮城待了一日,然後重返幽州,開始招募劉虞的舊部,在居庸關以北,聚集數萬人,而且有諸多烏桓、鮮卑部落響應閻柔。

雖然劉虞沒有統帥大軍的能力,但劉虞的仁政還是起了不小的效果,閻柔打着劉虞舊部的旗號,吸引世家、部落加入。

因為閻柔對公孫瓚牽制,國戰期間,徐天前去征戰中立大陸,來自公孫瓚的壓力就小了。

徐天已經完成對幽州的布局。

張遼軍團駐守中山國,張郃軍團駐守河間國,閻柔從塞外襲擾,從三個方向給公孫瓚造成壓力。

徐天布局完畢,前往鄴城。

鄴城成為徐天統治冀州九郡與平原郡的中心。

徐天又任命了一批太守。

其中投靠徐天較早的孫瑾,從無極縣縣令升遷為中山相。

徐天從洛陽城召回杜畿,任命杜畿為平原相,防備來自青州的威脅。

其餘文官,也各有任免。

冀州世家提供了不少文臣,比如巨鹿郡的李孚,歷史上袁尚的主簿,也向徐天效忠。

畢竟,徐天佔據冀州,這些人才除了投靠徐天,沒有更好的選擇。

徐天擴編各個武將的軍團規模。

張遼的并州狼騎兵,擴張至三萬。

徐晃的狂斧鐵騎,為重騎兵,擴張至一萬。

高順的陷陣營,依然是千人精銳。

駐守中山國的冀州軍,除了這三支精銳,還有五十萬大軍。

張郃的大戟士,擴張至兩萬。

鞠義的先登死士八千。

駐守河間國的冀州軍,也差不多是五十萬。

張燕的黑山盾衛擴張至三萬,與高覽、朱靈統帥五十萬黑山軍,駐守太行山。

青州黃巾軍被曹操重創,但未完全覆滅,青州黃巾軍猛將管亥,依然在青州地界活躍,青州山賊橫行,可能會進犯平原。

杜畿被徐天任命為平原相,治理平原郡,招募兵馬三十萬,抵禦來自青州的威脅。

冀州軍真正的主力,屯兵鄴城。

玄甲軍、白袍軍、白馬義從、銀翼飛馬、朱雀軍、巨斧重騎兵,在鄴城城內駐紮。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