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稍一思索,對王門的親信說道:“你潛回城中,轉告王門,若是王門可以遊說第四道城牆的守將歸降,那麼王門可封將軍,甚至有可能封侯。”
王門親信聞訊大喜:“小人這就回去轉告我們將軍!”
“嗯,你走吧。”
樂毅送走王門親信,然後又與田豐密謀攻陷易京要塞之事。
公孫瓚的易京要塞,拖延了樂毅太長時間,徐天勢力傾巢而出,只為樂毅攻下易京爭取時間。
“有機會封侯?”
王門等待親信回來,樂毅承諾封侯,讓王門欣喜若狂。
彷彿只要投靠徐天,那麼王門就可以封侯了。
前提是王門找到鎮守第四道城牆的守將。
“繼續死守此城,只會與此城同歸於盡,只要識時務,必然會有武將與我一樣,投靠冀州牧。”
王門考慮公孫瓚陣營忠誠度不高的武將。
而樂毅已經部署對易京進行總攻。
即使王門找不到鎮守第四道城牆的叛將,樂毅至少保證攻下第三道城牆,將公孫瓚壓制到最後一道城牆之內。
“文遠,你帶兵攻下西南門。”
樂毅令張遼出兵攻打王門鎮守的西南門。
張遼無論統帥還是武力,都屬於一流,因此,樂毅讓張遼擔任主力。
張遼在此時,也義不容辭。
樂毅犒賞諸軍,準備決戰。
耗時三個月的易京攻防,讓樂毅也憋了一股氣。
公孫瓚似乎有加快建造防禦工事的特性,因此建造了大量箭塔。
這些防禦工事,給冀州軍造成不少的傷亡。
而現在,叛將王門暗中聯絡樂毅,給了樂毅提前結束攻防戰的機會。
張遼統帥狼騎兵,在西南城門蓄勢待發。
副將李秀跟在張遼身邊,背着一張長弓。
更後方是隱藏在黑暗中的狼騎兵。
“公孫瓚部將王門以火為號,但也有可能是詐降,因此不得不防。我率領帶領狼騎兵入城,如果是陷阱,你隨後帶兵接應,或者撤退。”
張遼出於謹慎起見,只帶領精銳小隊,率先試探王門,留下李秀與主力。
李秀認真點頭。
兵家大事,並非兒女情長,必須令行禁止,軍令如山。
王門有可能是公孫瓚放出來的誘餌。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但還是要小心為上,否則棋錯一着,滿盤皆輸。
“文遠大人,城牆上的火把動了!”
李秀提醒張遼。
張遼向西南城牆望去,果然有火把晃動,正是王門與樂毅約定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