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熬到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去世,司馬懿熬到曹操、曹丕去世。
三國、東瀛戰國,各路諸侯打的熱火朝天,但勝利者卻是意想不到的人。
這種隱忍的人給曹操很是不舒服的感覺。
在德川家康身邊,是德川四天王——德川之元老酒井忠次、德川之鹿本多忠勝、德川之傑榊原康政、德川之赤備井伊直政。
德川家康語氣沉重:“我可以借兵給你們,但望諸位中原的大人,在官渡之戰後,可以從九州島撤兵,並且將九州島的領地,賜予在下。”
“哼,蠻夷之地,我們袁氏沒有興趣。只要幫我們打贏官渡之戰,我可封你為倭王。”
袁紹輕視德川家康,以上位者的身份,向德川家康許諾。
但這一回,袁紹的高傲不是沒有道理。
在漢末,東瀛文明在中原人眼中,是真正意義上的倭國,其國王被稱為倭王。
袁紹想藉助德川家康的兵力,改變官渡之戰的均衡。
德川家康想要獲得袁紹的支持,成為新的幕府大將軍。
中原諸侯實力雄厚,每一個州牧,幾乎都相當於幕府大將軍。
而像是擁有四州之地的徐天,實力已經遠超幕府大將軍。
“文台獻上‘四面楚歌’之策,與此人有關。”
曹操見德川家康前來拜會袁紹,正好可以利用德川家康。
陳宮上下掃視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給他的感覺很不簡單,這是一個老狐狸。
第七百一十章 楊妙真的新兵器
冀州營地,下起了大雪,白雪皚皚,一隊身披重甲、背着強弩的高階弩兵進入營地,戰靴在雪地留下清晰可見的腳印。
這支高階弩兵戴着黑甲面具,鐵戈冰冷。
“好可怕的弩兵,氣勢不下於我的先登死士。”
鞠義正在練兵,看到這支森嚴的黑甲弩兵,神情鄭重。
在先登死士之後,徐天勢力又多了一支高階弩兵。
“末將不負使命,於河內郡招募12000名百戰穿甲兵。”
楊妙真進入徐天的營帳,向徐天復命。
楊妙真奉命前去河內郡募兵,在寒冬回到官渡。
徐天的營帳內,有林芷兒、甄宓、蔡文姬、貂蟬、織田市等人,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香味。
兩軍在官渡對峙幾個月,徐天常駐官渡,而眾女也跟到了官渡。
“一萬兩千百戰穿甲兵,足夠袁紹和曹操好受了。”
徐天之前擁有500人的百戰穿甲兵小隊,而這一次,楊妙真獲得百戰穿甲兵的兵符,招募12000百戰穿甲兵,哪怕是在官渡之戰,這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兵力。
“來人,將幹將、莫邪打造的兵器帶上來。”
徐天令大唐百騎去取楊妙真的新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