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行禮后,便從長袖中拿出了其主陶謙的親筆書信。
孔融讓人呈了上來,仔細的端詳起來。
卻見信中言道:
“文舉兄,你我許久未有過書信來往,未曾想現在竟是以這種方式交流。
……數月前曹操之父於我徐州境內為我徐州武將所斬殺……
一切皆是誤會,然而……現如今曹操攻圍徐州甚急,甚至於在我徐州境內大肆屠殺無辜百姓,真乃天譴也!還望明公垂救。
就算不為你我二人多年情分,也需考慮徐州境內數千萬無辜百姓的性命啊!”
收起信后,孔融沉吟許久后,眉頭一皺。
未曾想徐州境內居然在短短時間內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
最重要的還是曹操屠城之舉,實乃受天地百姓深深的譴責。
孔融乃先賢聖人孔子的後人,自然不忍徐州百姓白白被屠殺殆盡。
但又考量到自己與曹操兩方實力的對比,又覺得相差甚遠。
若是此番自己率領大軍幫助陶謙而對抗曹操,也不知曹操會不會將下一個矛頭指向自己的北海郡乃至於整個青州。
思索之間,讓他相處了有幾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隨即這才沉重的開口說道:
“吾與陶恭祖早年交情頗厚,再加上子仲(糜竺的字)又親自到達此地,吾如何不去?
且徐州百姓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此亦乃吾之職責,乃至天下諸侯之責!”
孔融先是斥責曹操不義之舉一番,隨即話鋒一轉,輕聲說道:
“只是……只是曹孟德與我無冤無仇,若是貿然行事,反遭其憎惡,我等當先遣人送書解和。
如其不從,然後起兵。”
聽聞此言,糜竺暗自跺腳,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越拖局勢對他們而言越是不利。
糜竺着急的連忙拱手行禮道:
“孔公,如今徐州已是危在旦夕之際!!!
曹操倚仗兵威,決不肯和,再拖下去,恐徐州有變啊!!”
“這…………”
孔融欲言又止,最後無力的垂下了手臂,嘆息道:
“罷罷罷!吾即刻去點兵便是,不過……不過書信還是需要遣送,俗言道:先禮後兵嘛!”
隨即孔融教一面點兵,一面差人送書。
大軍隨即就要開撥徐州。
正商議期間,
忽然有密探來報:黃巾賊周倉黨部率領群寇數萬人馬殺奔前來。
氣勢洶洶,一路勢如破竹,沿途士卒不可力敵!
得知此消息后,孔融登時大驚,眸中瞳孔忽的一縮。
急忙點本部人馬,出城與賊迎戰。
至於糜竺也只好晾在一旁。
糜竺欲言又止,心情猶如坐過山車一樣從高處落入低谷,難受至極。
高大壯闊的城池之上,擺滿了防城利器,床弩,碩大的弩箭足以捅破堅硬磐石。
身着一襲青色鎧甲的孔融在數百親衛軍的護衛之下登上城牆。
一眼望去,便見烏壓壓的長矛倏然而立,數萬長矛凝聚而出的煞氣使得蒼穹都變得烏黑起來。
位於數萬黃巾賊寇之首的是一名身着黃金重甲的九尺壯漢,絡腮鬍盡顯野性與粗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