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裡了,依賴心。
每個人都有依賴心理,這是在生長過程中,面對各種威脅傷害時,藉助他人力量的保護、幫助得以豁免,逐漸形成的一種自我生存需要的基本思維意識。
不能說不好,畢竟大多數普通人無法改變環境,只能順從、適應環境來生存。
沒有足夠能力與智慧,還要逆勢而為、特立獨行的,往往下場比較慘,被人群孤立、拋棄,無比孤獨而憋屈的鬱憤至死,那是常態。
只有少數人能夠看清約定俗成的規律,以智慧發現可以打破常規的機會,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矚目的天才,這種萬中無一。
百分之一的人大概摸到相同的規律,了解其準則,因勢利導的利用、藉助,讓自己出人頭地,走向成功之路。這也是絕大多數混得比較好的人,所共有的特質。
利用與藉助,都跟依賴不同。
大眼看起來好似挺獨立的,但每到關鍵時候,都會下意識的想到陳鋒,絕少或者沒有形成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既定思維。潛意識裡,他似乎認定陳鋒能解決一切困難,必然做得比他更好。
這是一種惰性。
除了天生智障,人們的智商平均數差不多少,百分之一的成功者其實沒超出的智商,他們只是更善於獨立思考,也敢於大膽嘗試,並能承受反覆的失敗挫折。
心理素質夠高,有時候單純且智商低一點的人,未必就不能做出過人的成績來。
大眼一點都不傻,他敢出頭來橫行二中當大哥,魄力和闖勁兒都有一些,說明離開陳鋒照樣能混。
可一到了團隊當中,他就下意識的把自己當成掛件兒、附庸,甘心成為陳鋒的跟班和影子,把一切的決斷權都交到陳鋒手中,哪怕讓他去死也不會猶豫。
看似忠心耿耿,其實已經沒了自我。
邪教頭目和某些領導肯定喜歡這種人,犧牲掉時甚至可能擠出點兒鱷魚淚。
但陳鋒不需要,而大眼這麼做,等於是放棄了自己成長的可能。
“你的心態必須轉變過來,不然再努力也沒有可能突破心理障礙。”
陳鋒再次拍拍他肩膀,留下他傻獃獃的坐着,起身回到大廳當中。
李貓抱着胳膊在那裡,略帶調侃的笑着問:“知心姐姐當的有意思嗎?”
陳鋒臉皮一黑,哼道:“我作為隊長關心一下同伴的心理問題,很正常吧?”
“沒說你做得不對,就是覺得太迂腐。”李貓一點都不客氣。
陳鋒瞪眼:“我讓他自己想清楚,有問題嗎?”
李貓撇撇嘴:“行勝於言,說一萬句空話,不如扎紮實實的做一件事,你該放他出去獨當一面。”
“那很危險……”陳鋒想也沒想,脫口而出。
“看看,他的問題裡頭,你老是想着保護,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陳鋒恍然,懊惱的撓撓頭,貌似還真是,他下意識的認定大眼實力差了些,單槍匹馬出去執行任務的話,危險性太高。
可作為冒險者這一身份,面對調音師等存在,他們每個人面臨的危險是一致的,冒險與回報始終是相對公允的,沒人更特殊。
看似周全的保護,壞處比益處更大。
“那……你有什麼好建議?”虛心求教專業人士,是陳鋒一貫的良好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