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兩捆柴,何子期一路小跑往山下走,他要將這兩捆柴拿到縣城裡去賣,如今的何子期已經長大了,他已經不在是當初那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了。
自從和老頭聊完天之後,何子期的目光已經不再局限於眼前的小鎮子,何子期所在的鎮子叫做壽張鎮是一個有著六七百人的小鎮子。
何子期所在的這個鎮子之所以叫壽張鎮,是因為這個鎮子裡有兩個大姓,一個大姓是壽,而另一個大姓就是張了,所以他們的鎮子就叫壽張鎮。
壽張鎮的人十分排外,而何子期家在最初搬到這個鎮子的時候受儘了不少白眼,不過還好何子期的父母都是老實本分又是很熱心腸的人,所以在經過最初的排擠之後,左鄰右舍也算是接納了他們。
何子期的父親叫何望,母親叫於小藍,在很小的時候母親曾經和他說過他們的祖籍是在一個叫汴梁的地方,隨著何子期漸漸長大,他才知道那汴梁城離著他們這裡的距離簡直是隔著十萬八千裡。
何子期不知道父母當初為什麼會從那麼一個大城市搬到這種小地方來過著如此貧困而又拮據的生活,不過在他的心中,何子期總有一天會去汴梁看一看,看一看那個自己曾經出生的地方。
這是何子期的一個小願望,他相信總有一天這個願望是可以實現的,在胡思亂想中何子期來到了縣城的門口,這是一座小縣城。
縣城的城牆有些低矮,破敗的城門在北風中嘎吱作響,仿佛雖時都要倒塌一般,何子期抬頭看了看城門上頭已經有些斑駁的梁城二字然後抬著柴禾進了梁城中。
這梁城很大,雖然城牆和城門看起來比較破落,但是街道上卻也十分繁華,何子期扛著柴禾來到一處茶樓旁開始叫賣起來。
茶樓名叫雅韻,一個很雅韻的地方,來這裡喝茶的人大多數都是在這梁城裡麵有頭有臉的人物,可以說這雅韻茶樓是這梁城之中最熱鬨的地方,因為這雅韻茶樓正好建在梁城的繁華地段,這也是為什麼何子期來這裡賣柴的原因,因為很快他這兩擔柴就會賣的乾淨。
果然何子期剛立在茶樓外沒多久兩擔柴就被人給買光了,何子期很高興,他掂了掂手中的二十文錢然後小心翼翼的給收進了口袋裡。
此時已經日上三竿,他正準備從雅韻茶樓離開然後找個涼快一些的地方歇歇腳的時候,從雅韻茶樓裡突然走出一個店小二,這店小二出來之後大聲喊道:“今日樓內有貴人請客,所有茶水錢一律全免!”
隨著茶樓夥計這一喊,瞬間茶樓外就圍過來了許多人,這些人當然都是生活在這個縣城裡的底層人,他們平常可沒有錢來這茶樓裡喝茶,如今聽說茶水免費,那麼這些人當然是不會錯過了!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茶樓夥計看了看已經圍了不少人之後他立刻開口說道:“都彆吵,都彆吵,進去之後一人一杯茶,喝完就走,記住了沒有!”
茶樓的夥計說完之後就讓這些圍觀的人進去了,而何子期也跟著人群一起進了這雅韻茶樓,雖然何子期經常來雅韻茶樓的門口賣柴,但是進茶樓他還是第一次。
何子期隨著人流往前走,他如今已經十四了,但是茶是什麼味道的他還真是沒有嘗過,何子期不由在想究竟是哪個財大氣粗的人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呢?
隨著何子期進入雅韻茶樓,他整個人都被驚呆了,他沒想到從外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雅韻茶樓的內部竟然如此豪華。
雅韻茶樓一共分為三層,中間有一個台子,台子不算高約摸有半人高,在台子前則是一排排的座位,茶樓的夥計將眾人領到座位上,此時此刻的座位上已經擺滿了熱氣騰騰的茶水。
待眾人坐好之後,台上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身穿鴉翅青大袖的男子。這男子腰係一條玉腰帶,頭戴玄鳥冠,足踏珍珠履,生的是龍眉鳳目,皓齒朱唇,留著三縷掩口髭須,年齡大約在三十五歲左右。
何子期在看到這個人之後,他不由在心裡暗歎一句好男子,而何子期更是好奇在這小小的梁城之內竟然還有這樣英俊有氣質的男子麼?
男子雍容華貴,氣度非凡,單從氣質來說這梁城之中絕對無人能夠出其右,而之所以讓何子期認為這男子絕對不是梁城中人的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這男子的身邊還跟著一個低矮的胖子,那胖子不光何子期認識,估計整個梁城中沒有人不認識這個胖子。這胖子可不是彆人,正是這梁城的縣令大人孔祥和,孔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