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謂科舉制?!”
“這科舉制,與門閥又有什麼關係?”
牧雲率先問出了心中的疑慮。
其他人儘管沒開口,但目光中疑惑,毫不掩飾,他們紛紛望着周錚,在等着周錚的回應。
“所謂科舉制,就是一種人才選拔制度,也是一種官吏的選拔制度。”
“門閥不是自詡為控制了天下的人才么?!”
“不是現在的中正官無法推薦合適的人才么?!”
“既然如此,那麼朕,乾脆就推到以往的中正制的人才選拔制度,朕,要推行科舉制!”
“朕,要讓天下有才的人,都可以打破桎梏,都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
周錚信誓旦旦。
只是,這番熱血沸騰的話,還是讓眾人一臉迷糊。
顯然沒有弄清楚其中的關鍵和核心到底是什麼。
周錚擺擺手,耐着性子,繼續給眾人解釋這所謂的科舉制。
“所謂科舉制,就是一種開始制度。”
“由朝廷統一出題,天下人都可以參加考試的制度。”
“再根據開始的成績,選拔出來一部分優秀的人才。”
“這些人才,就是朝廷的人才儲備庫,經過一定的歷練后,就可以進入到官場之內為官。”
周錚一字一句地解釋。
而這個大膽的構思,讓眾人心頭一震。
這,相當於是要全新構造出來一種人才選拔制度。
可,若如此一來,那些中正官又當如何?!
從此以後,天下再無中正官?
最重要的是,要參加考試,便意味着至少要識字,要有一定的眼界,這些人本就是門閥培養出來。
若門閥杜絕他們參加這樣的考試,那麼這科舉制的意義又何在?!
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罷了,但實則還是門閥掌控着天下的人才話語權啊。
“陛下,只怕,有些不妥啊。”
牧雲身為當朝丞相,三朝元老,早就看清楚了其中的弊端。
當下搖搖頭,開口。
他讚許周錚的改制,只是這方式,在他看來不僅是不成熟,甚至是毫無用處。
周庸王和宮檀以及司馬承甚至鍾志申,同樣是這樣的想法。
只要門閥掌控着天下的人才,那麼無論採取何種制度,在他們看來,都幾乎沒有任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