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枯榮點頭道:“嗯,我已經看來了,小無相功確實是存在的,確實可以用來模擬少林七十二絕招,現在我對大輪明王那本七十二絕招已經不能信任了……”
枯榮大師話還沒說完,鳩摩智終於忍不住了,氣急敗壞地叫道:“簡直豈有此理,少年人,你用的根本就不是小無相功,你用的也不知道是哪門子功夫,看起來好像是小無相功,其實根本就不是!”
李岩哈哈一笑,回身指着他道:“大輪明王,你說對了,我剛才用的確實不是小無相功,而是另一個功法,但是……你如果不會小無相功,怎能看得出來我用的不是真貨?”內功這種東西,只在敵人身體的經脈之中運轉,在觀看敵人出招,卻沒有真刀實槍地與對方內功碰內功的情況下,要看出對方用的是何種內功,這是何等困難的事?除了紫霞神功這種運功時臉部會發紫的內功比較好辨認,大多數的內功都是十分難認的。除非本身對某一門內功很熟悉,熟悉到連它的一絲一毫,每一分細節都了如指掌,否則根不可能看出別人用的是什麼內功。
鳩摩智既然可以一眼看出李岩用的不是小無相功,那他本身的小無相功造詣必定非比尋常,了解一些這門功夫練到深處時體現在外表,或者使用時的小細節,才能通過肉眼觀察出來。
“這……”鳩摩智大汗,他這才發現上了李岩的大當,現在話已出口,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無法收回,天龍寺高僧們看他的眼光,已經徹底變得不信任了。
枯榮大師道:“大輪明王,你剛才還說,世上不可能有小無相功這種功法,怎麼現在又出此言?還請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鳩摩智哪裡解釋得出,只好默然。
枯榮道:“既然如此,此事可以作罷,明王遠來辛苦,待敝寺設齋接風。”他這樣說,自然就是拒絕換秘籍了,那少林七十二絕技的抄本,顯然是陡具其形的假東西,全靠小無相功來運轉的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七十二絕技,雖然還是有些表面上的價值,但已經遠不如六脈神劍珍貴。天龍寺不願交換,也在情理之中了。
鳩摩智卻不站起,緩緩的道:“貴寺何必如區區一本秘籍如此重視?以致傷了天龍寺與大輪寺的和氣,傷了大理國和吐蕃國的邦交。”
本因臉色微變,森嚴問道:“明王之言,是不是說:天龍寺倘若不允交經,大理、吐蕃兩國便要兵戎相見?”
段正明乃是大理國的王爺,對國家大事一向重視,聽到這個話題,也趕緊凝神細聽。
鳩摩智道:“我吐蕃國主久慕大理國風土人情,早有與貴國國主會獵大理之念,只是小僧心想此舉勢必多傷人命,大違我佛慈悲本懷,數年來一直竭力勸止。”
本因等自都明白他言中所含的威肋之意。他是吐蕃國師,吐蕃國自國主而下,人人崇信佛法,便與大理國無異,鳩摩智向得國王信任,是和是戰,多半可憑他一言而決。倘若為了一部經書而致兩國生靈塗炭,委實大大的不值得。吐蕃強而大理弱,戰事一起,大局可慮。但他這般出言威嚇,天龍寺便將鎮寺之寶雙手奉上,這可成何體統?
眾僧心中都有了一股氣,枯榮冷哼了一聲道:“既然明王堅持要我們的秘籍,甚至要鬧到動刀兵上,老衲倒是不得不出來拜領一下明王的高招了。若是你勝得過本寺的六脈神劍,那就證明六脈神劍徒具虛名,讓明王取去也無妨……”
他這番話的意思,便是讓鳩摩智亮功夫,若是他能打得過天龍諸僧,那就讓他拿走秘籍,若是打不過,就別再來打秘籍的主意,兩國交兵什麼的可以免了,就由他們這幾個高手來打一場定奪秘籍的去留。
這番話倒是把鳩摩智給嚇了一跳,暗想:我早聽說六脈神劍厲害無比,但很難練,想畢天龍寺無人練成,我才敢上門挑站,如果這個老和尚已經學會了六脈神劍,我搞不好不是他的對手啊。
這時枯榮招呼了一聲,本因、本觀、本相、本參包括段正明在內的五人一起坐到枯榮身邊,這五人分別會使一脈劍法,加上枯榮,一共湊成六人,打算合使六脈神劍,對抗鳩摩智。
鳩摩智一見這架勢,心裡反倒放鬆下來,暗想:原來不是一個人練成了六脈,而是六個人分別練一脈,最終合成六脈劍陣,這可就比一個人使六脈要容易對付得多了,只因這六人的功力深淺不同,配合也未必默契,這樣的劍陣卻不見得比一個人同使六脈要高明,說不定破綻更多,更容易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