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一錘定音。
徹底將遷都的事情給撇過去了。
方氏的那位大臣,也立刻拱手告辭。
留在孫耀陽手中的方氏家眷,雖不算是核心家族成員,但關乎著整個方氏的臉麵。
等他離開,皇甫仁軒繼續說道:“不過梁帝最近把趙郡重新歸入雲州治下,所以我們也不排除沈安會以此為由進犯的可能。”
“所以還請李大人和王大人調兵遣將,出兵共同防禦雁蕩關!”
任何一個政治集團,都少不了內鬥。
西梁朝廷也不例外,隴西李氏和湘黔王氏是刺頭之一,正好借此機會削弱一下他們。
皇甫仁軒給出的理由十分充分,容不得兩家拒絕。
李、王兩家的大臣紛紛拱手稱是,他們當然明白皇甫仁軒心中的小九九,不過這卻也是駐兵趙郡的最好借口。
而且幾大世家的兵力,現在大多聚集在賀州和鄂州附近,相對於那邊時而發生的戰鬥,或許雁蕩關是個保存實力的好去處。
沈安會不會發難還是兩說呢!
各懷鬼胎之下,眾人又商議了一番土豆苗交易的事情。
沈安提出的交易清單涉及硝石、白糖、綠礬等諸多東西,不是一家能湊齊的。
等到所有任務分配下去,大殿立刻陷入了喋喋不休的爭論之中。
土豆苗如何分配!
這關乎著接下來的秋收,誰能得到海量的糧食!
幾家爭得麵紅耳赤,甚至有人大打出手。
西梁皇帝和太子皇甫仁軒似乎見怪不怪,也懶得插手其中,甚至還有些樂見於此。
作為萬人之上的天子,最擔心的不是手下有矛盾,反倒是他們太團結!
眼下強敵環伺,對外的團結,他們不需要過多的籠絡,便能讓他們團結起來,所以隻要能一致對外,關起門來,在裡麵怎麼吵都沒關係!
和西梁朝廷的內鬥異常嚴重的局麵相比,此時內部已經沒有世家門閥掣肘的大梁,在政局方麵顯得異常和諧,幾乎所有政令都出自於太極殿禦書房。
此時,梁帝正端坐在龍案後麵,靜靜聽著太子皇甫胤安將此次去往雲州的事情一一奏報。
新任大梁丞相姚成本拱手說道:“陛下,太子此行雖未能從雲州帶回土豆育種技術,但能挑撥逆賊和沈安之間的關係,算是居功至偉。”
無論是大梁還是西梁,之前本就是一國一體,關係錯綜複雜,各自朝堂上都有些眼線。
西梁向雁蕩關增兵的消息,自然很快便傳到了梁京。
姚成本原是太子東宮三師太傅,寒門出身,但在儒學之道上,被世人堪比孔孟,這才憑借名聲入得東宮為師。
“夫子謬讚,胤安愧不敢當!父皇讓兒臣此去的目的未能達成,兒臣有辱使命!”皇甫胤安不敢居功自傲,朝梁帝拱手謝罪。
“無妨!”
梁帝擺手:“你已經儘力了,沈安奸狡多詐,不是那麼好忽悠的,他不肯交出育種技術,也在預料之中。”
“你提到的水泥,卻讓朕著實有些興趣了,這東西若是用來修建城池的話,恐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